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效果分析

王鹤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311106

摘要】目的:对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此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45例,采用随机发分为两组,实验组(n=22例)和参照组(n=23例),参照组实施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开展相关治疗。对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颅内减压时间和住院时长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GOS预后良好率27.27%相较于参照组的4.35%来说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减压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参照组均较低,实验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效果较好,可有效清除血肿,解除其颅内压迫,且预后效果较好,因此,值得开展应用推广。

关键词脑疝;外伤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属于危急重症,病情发展迅速,需在发病后30min内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就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包括去骨瓣减压术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等,但预后效果较差。对此,本院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45例,采用不同的手术开展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对研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基线资料

病例选择时间是2017年3月~2018年9月,将此期间本院收诊的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45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n=2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4~69岁,年龄均数为(51.22±1.67)岁;本组的男性患者为12例,10例患者为女性。参照组(n=2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3~67岁,年龄均数为(50.48±1.89)岁;本组包括男性患者11例,12例女性患者。比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等资料显示两组的差异较小,可以比较(P>0.05)。

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其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均在患者全麻状态下进行。首先在进行CT扫描并明确诊断结果之后,立即对患者开展钻孔引流减压治疗。将患者的头部进行消毒、备皮,后使用电动颅钻选择适当的部位实施钻孔,注意将头部重要的功能部位避开,钻孔后进入血肿腔。将硬膜下血肿进行穿刺,深度约为1cm,后进行引流操作,在引流结束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实施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硬膜下出血,去骨瓣剪开硬膜,并将血肿和受损的脑组织进行清除。参照组患者在入院后,经CT诊断确诊后直接实施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观察指标

(1)对两组的GOS预后良好率开展比对(良好:治疗后患者血肿清除,有轻度的神经损伤,但生活逐渐恢复;残疾:治疗后患清醒,但残疾,需专人照料;植物状态:治疗后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仅存在最小反应,如能睁眼等;死亡)。(2)对两组的颅内减压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长进行比对。

统计学方法

经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GOS预后良好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住院时间及颅内减压时间用5dcb78f1d5692_html_7e6a9e15730fd0c4.gif 表示,用t检验,P<0.05。

2结果

2.1治疗后实验组的GOS预后良好率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GOS预后良好率比对(n%)

组别

例数

良好

残疾

植物状态

死亡

实验组

22

6(27.27%)

8(36.36%)

5(22.73%)

3(13.64%)

参照组

23

1(4.35%)

6(26.09%)

6(26.09%)

10(43.47%)

X2

--

4.49

0.55

0.06

4.87

P

--

0.03

0.45

0.79

0.02

2.2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减压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后颅内减压时间及住院时长比对(5dcb78f1d5692_html_7e6a9e15730fd0c4.gif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长(d)

颅内减压时间(min)

实验组

22

22.36±6.88

15.34±3.44

参照组

23

36.66±8.21

37.94±12.91

t

--

6.31

7.94

P

--

0.00

0.00

3讨论

脑疝是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发生后病情相对较为严重,且发展迅速,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患者在受伤后处于昏迷,且颅内压会快速的上升,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出现脑疝,需要及时开展对症治疗,否则就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解除其颅内高压对中枢神经的压迫,这是手术治疗成功和改善预后情况的关键因素。

钻孔引流手术可以及时对患者脑部血肿进行引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时间,本研究当中,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减压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且钻孔引流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在迅速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脑疝危象。在实施钻孔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的散大瞳孔有了明显的缩小,且患者意识状态也逐渐出现好转迹象。这说明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且预后效果好,患者的死亡率较低。

综上所述,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及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忠祖艾卫青.锥或钻颅引流减压在创伤性脑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 10(5):456-458.

[2]陈勉珊.梯次减压技术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7, 38(4):743-744.

[3]张帅,向鹏.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4, 20(17):40-40,41.

[4]侯小山,金鹏,魏文峰等.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7, 44(5):468-471.

[5]郑家地.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