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陈柯

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0001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肛瘘切除术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肛瘘挂线术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60.00%(18/30)及总有效率96.67%(29/30)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3.33%(1/30)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创面面积(4.58±0.56)cm2明显缩小,而伤口平均愈合时间(23.76±3.48)d则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切除术联合肛瘘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位肛瘘;肛瘘切除术;肛瘘挂线术

高位肛瘘是一种由直肠脓肿破溃所导致的直肠肛管疾病,且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增长态势。临床研究表明,由于高位肛瘘具有较为复杂的病症机理,从而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已有研究证实,肛瘘切除术、肛瘘挂线术在肛瘘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疗效[2]。因此,笔者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医院所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探讨和分析了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高位肛瘘临床诊断标准[3];②治疗依从性好,能够评定疗效;③知悉本研究并自愿加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肺、肝、肾重症疾病者;②对本研究中所用术式存在禁忌症者;③精神及意识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8.15±4.92)岁;病程4~60个月,平均病程(23.46±3.35)个月。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8.21±4.93)岁;病程5~60个月,平均病程(23.40±3.3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结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肛瘘切除术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肛瘘挂线术的联合治疗方案,具体方法包括:采用骶管麻醉或联合阻滞麻醉,并根据肛瘘的具体位置将患者体位调整为截石位或屈膝侧卧位,麻醉完成后扩肛,分别对肛管上皮及直肠下段黏膜行消毒处理,并分别对肛瘘主管道、支管道及内口走向进行探查。依照不同的肛瘘类型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对于高位单纯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术,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支管切开旷置引流主管挂线术,合并多个内口可挂多条线,准确把握挂线力度的松紧以保障支管愈合后能够再扎紧橡皮筋,无活动性出血后行包扎处理,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肛痿完全愈合,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有效:肛痿、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效:肛痿、伤口愈合情况较差,存在临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考察项目主要包括平均创面面积和伤口平均愈合时间。

1直线 7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 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高危肛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危肛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60.00%(18/30)及总有效率96.67%(29/30)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3.33%(1/30)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高危肛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8(60.00)*

11(36.67)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0(33.33)

14(46.67)

6(20.00)

24(80.00)

χ2值

4.286

0.617

4.043

4.043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2.2两组高危肛瘘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危肛瘘患者的平均创面面积(4.58±0.56)cm2明显缩小,而伤口平均愈合时间(23.76±3.48)d则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Line 7 2两组高危肛瘘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X ± S

组别

例数(n)

平均创面面积(cm2)

伤口平均愈合时间(d)

观察组

30

4.58±0.56*

23.76±3.48*

对照组

30

6.31±0.74

29.89±4.09

t

10.211

6.252

P

<0.05

<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 讨论

高位肛瘘往往由于彻底治愈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且瘘管走形变化明显,再加上肛门局部特殊的解剖生理环境,从而导致肛周反复感染,甚至迁延不愈[4]。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尽管可以短时间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却无法真正根治,并有可能会由于延误肛瘘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5]。因此,研究肛瘘切除术联合肛瘘挂线术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能够达到根治高位肛瘘的目的。本研究对采用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联合治疗高位肛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后发现,该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说明高位肛瘘患者经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上升更为显著。本研究中对应用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联合治疗高位肛瘘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监测后发现,该组患者的平均创面面积明显缩小,而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则明显缩短,表明肛瘘切除术与肛瘘挂线术联合治疗高位肛瘘的过程不但能够控制创面面积,同时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恢复。综上所述,肛瘘切除术联合肛瘘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毕宪坤. 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价值研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9):45-46.

[2] 宋炳红. 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636-638.

[3] 张有生,李春雨. 实用中国肛肠外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9-201.

[4] 熊辉武,方想波,尹攀. 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149-150.

[5] 薛志有,谭楠,倪志海. 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