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疾控中心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关于疾控中心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雷梅珠 邱志强 修建斌 李光磊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中展开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7例患有肺结核而于2015年02月至2016年03月进入本疾控中心门诊的患者,均属流动人口,该阶段未展开干预工作;再选取40例于2016年04月至2017年05月接受本疾控中心门诊干预的肺结核病例,同属流动人口,施予健康教育,对前后阶段所选疾病专业知识的知晓情况展开统计。结果: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前,37例传染源专业知识知晓率67.57%(25/37),传播途径专业知识知晓率67.57%(25/37),防治工作专业知识知晓率70.27%(26/37),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后的40例分别是95.00%(38/40)、92.50%(37/40)以及92.50%(37/40),(P<0.05)。结论:对于患有肺结核的流动人口,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其护理质量,推荐选用。

【关键词】肺结核;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疾控中心

对于患有肺结核病症的流动人口,疾控中心展开护理工作时,通过施予健康教育,在提升其疾病认知的基础上,督促流动人口主动接受专业治疗,防止其病情被延误,以确保其健康水平,且避免疾病大范围传播[1]。为了解健康教育工作在本疾控中心门诊开展水平,本次选取77例患有肺结核而于2015年02月至2017年05月进入本疾控中心门诊的流动人口,旨在改善其健康水平,同时提升其认知,保证疾控中心工作有效展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37患有肺结核而于2015年02月至2016年03月进入本疾控中心门诊的患者,年龄在15岁-67岁,男20例:女17例,该阶段未展开干预工作。再选取40例于2016年04月至2017年05月接受本疾控中心门诊干预的肺结核病例,年龄在16岁至71岁,男22例:女18例,该阶段施予健康教育,且两个阶段病例信息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介绍疾病专业知识

给予患者详细介绍疾病诱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干预措施以及转归途径等信息,使其产生准确认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正确看待该疾病,以促使其配合疾控中心门诊干预工作的落实,避免肺结核大范围传播。

1.2.2营养健康宣教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热能需要超过正常人,对蛋白质的消耗也多,且蛋白质是修补组织的重要营养素,有益于病灶的愈合和病体康复。因此要告知患者充分休息、保证休息质量的基础上予以补充足量营养物质。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A、B、C、D丰富的食物。忌饮酒和咖啡,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如有咯血时,还要忌葱、蒜、韭菜。

1.2.3心理健康宣教

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疗效差,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主要表现为恐惧及疑虑、孤独、自卑、悲观抑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从而丧失治疗信心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甚至成为慢性传染源。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能放松、放心的参与到治疗中,身心得到早日康复.。

1.2.4用药健康宣教

肺结核治疗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规律即是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肺结核的药物,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导致食欲不振,另外就是肝肾损害。更有患者治疗1-2个月后自觉病情好转自行停药,这可能造成耐药。对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程度、认知水平与临床表现,遵照医嘱予以用药,告知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规避自行停药或者减药行为,以确保其治愈。

1.3观察指标

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前/后,分别评定所选病例对于疾病知识的临床知晓情况,具体涉及传染源专业知识、传播途径专业知识以及防治工作专业知识,以问卷形式展开。

2 结果

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后,所选病例传染源专业知识、传播途径专业知识以及防治工作专业知识的临床知晓率均升高,(P<0.05),如表1。

表1 健康教育工作展开前/后所选病例疾病知识知晓状况 (n/%)

时间

例数

疾病知识临床知晓情况

传染源专业知识

传播途径专业知识

防治工作专业知识

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前

37例

25(67.57)

25(67.57)

26(70.27)

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后

40例

38(95.00)

37(92.50)

37(92.50)

3 讨论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不仅会影响人们健康水平,还会阻碍国家经济水平良性发展,疾控工作要重视对肺结核的综合防治及专业干预。特别对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的特征,患上肺结核的风险也相对偏高,所以疾控中心展开肺结核病专业防、护工作时,需将主要对象集中于流动人口,通过施予健康指导,在丰富其疾病认知的基础上,确保其对于疾病专业知识均能达到深入了解状态[2]

疾控中心门诊展开健康教育工作时,通过介绍疾病专业知识,在施予营养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加以用药健康宣教,不仅可使其干预效果提升,还能促使机体疾病知识知晓程度的升高[3]。本次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后,所选流动人口的传染源专业知识知晓率从67.57%升至95.00%;传播途径专业知识知晓率从67.57%升至92.50%;防治工作专业知识知晓率从70.27%升至92.50%,(P<0.05),表面健康教育工作有开展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肺结核的流动人口,护理工作中,建议施予健康教育,通过提升其对于传染源专业知识、传播途径专业知识以及防治工作专业知识的整体知晓率,使其配合疾病防治、干预工作的展开,确保疾控中心工作质量,推荐选用。

参考文献

[1]孙慧,李秀芝,郭霞,等.健康教育联合正念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07):1227-1230.

[2]李佳宁,郭霞,王红阳.正念行为干预在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08):2983-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