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分析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

卢锋 谭曙光

衡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中选择近期入院治疗的4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表明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传统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小肠内排列术;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腹部外科疾病,其主要状态为肠内容物的运行因腹部内肠发生粘连而受到阻断[1]。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障碍、恶心、呕吐等[2]。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及腹腔炎症等因素引发的,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治疗后患者会存在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3]。因此,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此次研究的目的。为了深入探究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选取于我院近期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6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时间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7~53岁,平均(41.7±2.2)岁,病程(3.61±0.15)d,平均手术(1.71±0.82)次;研究组23例,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26~58岁,平均(42.3±2.1)岁,病程(3.87±0.53)d,平均手术(1.83±0.94)次。比较两组的病程、手术次数等基础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传统组进行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手术操作如下:①检查并确定患者具体梗阻部位。对患者右侧经腹直肌进行切口操作,以确定梗阻位置,并进行粘连松解。②注意事项: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避免伤害到患者的肠壁浆膜层和腹膜。③针对性手术操作。根据患者的粘连部位、程度及肠内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措施。

(2)研究组进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在患者的腹直肌处取切口,检查并分析具体粘连部位情况。②对患者的全部小肠进行松解,以达到松解粘连部位的目的。利用M-A管进行肠内支撑,通过阑尾根部,回到盲肠,最后再插入小肠,与Treitz韧带相距15cm,以盘状排列肠袢,于患者的侧面腹壁位置悬吊荷包缝线,借助M-A的排列方式进行外固定操作,以此为基础对患者采取腹腔引流[4]。完成手术的半个月之后,查看患者是否在戳孔腹壁和造口间产生了隧道,确定形成后拔除M-A管。

1.3评价标准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2)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计算都基于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于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以t值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通过%表示,以x2值检验。观察P值结果,如果P<0.05,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传统组的手术进行时间为(1.9±0.2)h,手术出血量为(152.12±29.85)ml;而研究组的手术进行时间为(2.0±0.1)h,手术出血量为(151.86±30.18)。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如表1所示。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表明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d)

术后排便时间(d)

住院时间(d)

传统组

4.58±0.73

4.63±0.81

11.06±1.28

研究组

2.07±0.45

2.16±0.32

7.19±0.31

2.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治疗后,数据见表2。经比较,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且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23]

组别

肠管损伤

切口感染

低血容量性休克

术后肠瘘

二次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率

传统组

2

1

1

1

2

30.4%(7/23)

研究组

1

1

0

0

0

8.7%(2/23)

3.讨论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粘连位置多发于小肠或者结肠,且治疗中极易引起再次梗阻或者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因此,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应实施有效的治疗手段,避免治疗的二次梗阻,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腹部手术中常存在粘连现象,传统肠梗阻手术虽有着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但手术后极易发生二次肠梗阻,不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小肠内排列术主要采用M-A管减压患者的肠道内压力,在促使恢复患者肠胃蠕动的同时,更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早期营养支持条件,并且能够对肠道黏膜产生积极的保护作用[7]

综上所述,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吴创衔.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对比[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134-135.

苏汉友.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3):2455-2455.

Gupta R, Gupta P.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ssociated with ovarian remnant in postmenopausal female[J]. Journal of Mid-Life Health, 2016, 7(4):185-188.

徐流波, 刘艳, 柳福海,等. 探讨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6):60-61.

Fujii K, Washida N, Arai E, et al.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a case report:[J]. Bmc Nephrology, 2018, 19(1):153.

杨学林.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对比观察[J]. 今日健康, 2016, 15(1):143-143.

陈子敬. 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