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日常小病小痛,你需要正确认识婴幼儿常规化验结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孩子日常小病小痛,你需要正确认识婴幼儿常规化验结果

黄维鹏

广汉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广汉 618300

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小孩身体不适,想必宝爸宝妈们都有过因抱着孩子上医院,而忙地焦头烂额的经历吧?的确,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身体免疫力相对比较差,受制于年龄及身体发育程度,日常出现一些小病小痛,产生发烧、咳嗽、腹泻等一些症状也很常见。而婴幼儿常常又具有病情波动较大、病情表达不清等特征。这也给他们的就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dcfbb425d898_html_4fa70481314190b1.png

尤其到了季节交替的时期,往往是小孩发病率比较高的阶段,或是在流感等感染性疾病高发的时期,往往也是婴幼儿容易生病的高峰期。特别是到了医院后,常常要进行血常规等化验检查以确定病情。如果宝爸宝妈们本身没学过医学,那么当看到化验报告单上一大堆“眼花缭乱”的指标,难免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不得不请教检验科医生,这样也会降低就诊的效率。反之,假如宝爸宝妈们能够懂一些关于婴幼儿常规化验结果的常识,那么不仅能够提高就诊的效率,还有助于在临床医生做出诊断之前,就能够对孩子的病情有所了解具有一些基本的判断。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婴幼儿常规化验结果,希望能够给宝爸宝妈们提供帮助。

血常规检验结果

这是通过对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进行检验,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的一种检验手段。是最常见的血液检查方式。过去通常采取指尖采血(即末梢采血)的方式,而近年来的实践表明,静脉采血比末梢采血的检验指标更加稳定,检验效果更好且疼痛感相对较轻。所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已经实现了以静脉血常规为主。

血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大系统。由于这“三大系统”对于体内多种疾病如细菌及病毒性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等都能够产生明显的体现,因而在对于病因的判断上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当我们在阅读检验报告单时,首先要注意上面每一个项目后面所标注的正常值范围,然后再对照检验结果上的具体指标。当检测指标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则意味着疾病的发生。当然,婴幼儿的参考值与成人是有区别的,检查结果可以让医生评估。

血常规检验具体由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组成。

5dcfbb425d898_html_9596711014031375.jpg

1.白细胞

白细胞计数(WBC)和分类,目的是为了甄别患者的感染类型和感染程度、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或过敏性疾病等。例如,当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指标双重上升,则可能意味着发生了细菌感染。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且淋巴细胞正常或增高,则可能意味着发生了病毒性感染。

当然,要想进一步判断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染,还需结合CRP(即C-反应蛋白)来进行。CRP升高一般意味着细菌性感染,而发生病毒性感染时则不会升高。

当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则可能意味着是白血病(即血癌),需要通过骨髓穿刺等手段来进一步进行排查。而当“白细胞分类”当中的酸性粒细胞上升,则可能意味着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红细胞

由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组成。当其指标低于正常值,则意味着贫血的发生。而贫血又由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类别组成,往往需要再接着进行更深入的检查。而当这些指标高于正常值时,则可能意味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血小板

由血小板总数(plat)、血小板压积(pct)等指标组成。当其指标低于正常值,则意味着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其发生自发性出血的危险性也显著高于常人。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血液检查的项目是要空腹采取血样,后出的结果才会比较准确,最佳的采血时间应当在早上进行。某些药物也会引发血常规指标的异常。如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造成白细胞下降。因而患儿在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如果出现白细胞下降的状况,家长们先不要过于紧张,可停药一段时间后观察小孩身体健康状况,再重新进行化验,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作者简介:黄维鹏(1978-),性别:男,籍贯:四川省广汉市,工作单位:广汉市妇幼保健院,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