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路欣宇

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结论 对于后囊破裂较大需植入悬吊人工晶体的患者而言,选择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后囊破裂;临床疗效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后囊破裂就会给人工晶体的植入造成大的困难,而要植入传统的硬质悬吊人工晶体就需要扩大切口到 7mm 左右,对患者的损伤较严重[1]。本文观察分析了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研究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8.96±6.33)岁。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9.02±6.4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先用前段玻切将溢入前房的玻璃体完全清除干净,然后从 2:30 角膜缘后 1. 5mm 结膜面直接穿刺进入眼球从 8:30 出针,用调位钩从主切口筋膜下分别伸到 2:30 及 8:30 将固定缝线拉到主切口处结膜下,然后用调位钩将前房内的缝线拉出主切口剪断,分别和进口人工晶体的上下袢最高处打结,将人工晶体折叠后植入后房。拉紧主切口处结膜下缝线调整人工晶体至正位,于巩膜隧道下固定打结,将球结膜覆盖于角膜缘。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对两组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前房出血、结膜水肿充血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0.1

0.1-0.3

0.3-0.7

0.7-1.0

研究组

46

0(0)

7(15.22)

29(63.04)

10(21.74)

对照组

46

0(0)

8(17.39)

26(56.52)

12(26.09)

2.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随访情况比较

手术后 1d,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前房少量积血,1 例患者轻度角膜混浊;研究组其他患者及对照组所有患者角膜均透明,主切口结膜覆盖良好;研究组患者线结均在隧道内。人工晶体位置情况:两组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均居中,未出现人工晶体偏位、下沉、上移等位置改变等情况。手术后7d,研究组前房出血患者的出血完全吸收,所有患者切口处结膜水肿、充血基本消失。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

3 讨论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后囊破裂后如果处理得当破裂口小于 4mm,仍可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后囊破裂口较大而前囊环完整者可以囊袋夹持法固定;破裂口大于两个象限、睫状沟不足以支撑人工晶体时,若一边仍残留有较结实的囊膜,可将人工晶体一袢置于较结实囊膜侧的睫状沟内,另一袢固定;若后囊膜完全破裂就只有采用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术[2]。传统的方法多在 10 点及 4 点角巩膜缘后 1.5mm 处分别做以角巩膜缘为基底的三角形板层巩膜瓣,长直针由 10 点处巩膜瓣下刺入后房,由 4 点处巩膜瓣下穿出,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后扩大上方切口,钩出缝线、剪断,分别系于上下袢中央的孔上,由上方切口植入晶体,拉紧缝线,固定于巩膜瓣。本研究发现,后囊破裂之后玻璃体部分溢出,在作巩膜瓣时由于眼球较为柔软给操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另外要在巩膜瓣下分别结扎缝线,并缝合巩膜瓣,结膜瓣,过多的操作增加了玻璃体流失,有引起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潜在的风险[3]。为此,本研究将固定缝线经筋膜下从主切口牵出,省去了作巩膜瓣等操作,简化了手术步骤。传统作巩膜瓣的目的是防止缝线暴露,减少眼内感染的机率;本研究将人工晶体植入后将缝线在主切口的巩膜隧道内固定、结扎将线结留在巩膜隧道内,效果较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术后角膜曲率均逐渐好转。观察组术后视力及术后角膜曲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视功能要求的提高,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以其切口小,手术后散光小,恢复快等优点备受大家青睐,而植入硬质悬吊晶体则需要将开口扩大到 7mm 左右,加重了手术损伤,增大了手术后散光,而折叠晶体可以经原切口直接植入。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综上所述,对于后囊破裂较大需植入悬吊人工晶体的患者而言,选择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淑兰.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184-186+197.

[2]王江华,王瑞.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6):7638.

[3]袁军,周尚昆.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