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辩证配合面膜倒模、红蓝光照射 治疗痤疮 80 例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中药辩证配合面膜倒模、红蓝光照射 治疗痤疮 80 例临床疗效观察

马红霞 陈卫卫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皮肤科 72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辨证配合面膜倒模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面膜倒模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面膜倒模治疗。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红蓝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2周、4周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辨证配合面膜倒模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痤疮;中药辨证;面膜倒模。

痤疮,中医又名粉刺。是一种常见的发于面部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青少年多见。《新编中医皮肤病学》中述:“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1]本病影响美观,易于反复,治愈困难。我科自2013年始,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结合面膜倒模、红蓝光照射,配合西医抗炎、抑制皮脂腺分泌等基础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痤疮的治愈率。我们遴选了80例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来自我科门诊,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17~27岁,病程均为1个月~2年。两组病例在入选观察前均未接受其它治疗,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 入选标准 (1) 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2)肝肾功正常。(3)女性患者非孕期及哺乳期。(4)无过敏性疾病的患者。(5)治疗前无滥用药物史的患者。

3 剔除标准 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心脏病活动期、面部病毒、霉菌感染、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及严重的过敏性皮肤病、传染性疾病、局部有创伤、烫伤等。

4 辨证分型 依证、舌、脉表现分为3型:(1)肺经血热:证见颜面轻度潮红,与毛囊口一致的散在丘疹,自觉症状不明显,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2)脾胃湿热:皮疹色较红,可见脓疱,自觉皮肤焮热灼痛,纳差,腹胀不适,舌苔黄腻,脉滑数。(3)痰瘀凝结:以暗红、疼痛性结节为主,可伴有丘疹、脓疱、窦道等多形性损害,舌暗红,脉弦滑。

5 治疗方法

5.1 实验组:(1)根据辩证分型施以中药汤剂:肺经血热治以宣肺清热,方以枇杷清肺饮加减;脾胃湿热治以清热化湿,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瘀凝结治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以仙方活命饮加减。(2)面膜倒模:洁面后,取适量痤疮乳(氯霉素、水杨酸等加入适量基质)涂擦于面部患处,离子喷雾机加无菌注射用水喷雾面部,时长约15分钟,无菌纱布拭干面部水分,用粉刺挤压器挤压以排除皮脂,将金黄膏作为底霜均匀地涂于皮损部位,将调制好的石膏面膜敷贴于面部,约20分后取下。最后配以红蓝光照射,每次20分钟。

5.2 对照组:仅给与面膜倒模治疗及红蓝光照射。

5.3 疗程:面膜倒模及红蓝光治疗一周2次,2~4周为一疗程。

6 疗效判定 皮损消退90%以上,无新皮疹出现,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为痊愈;皮损消退70%以上,间有少许新疹出现,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为显效;皮损消退30~40%,有少许新疹出现,自觉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下,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7 结果 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0%。两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8 讨论 痤疮是发于面部的损容性疾病,多发于青年男女,长期反复发作易形成瘢痕,严重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3]。西医认为本病是因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导致皮脂腺导管阻塞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肺热熏蒸、蕴结肌肤;脾胃湿热返蒸于上;痰瘀相合、凝滞肌肤而发病。因此,在对本病的中医治疗上,我们主要抓住热、湿、痰瘀的辨证要点给患者以中药汤内服,以桑皮、枇杷叶、黄连等以宣肺清热,以栀子、胆草、黄芩、泽泻等以清热利湿,以金银花、白芷、当归、陈皮、乳没、皂角刺等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对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因此,我们将如意金黄膏作为底霜进行面膜倒模治疗。 近年来,光化学疗法为痤疮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蓝光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红光组织穿透性好,二者交替使用,对痤疮的炎症损害有很好的消退作用,我们在对痤疮患者进行中药辨证、面膜倒模治疗的同时,结合红蓝光局部照射,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我们认为:中药辨证配合面膜倒模结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恒.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6 470

[2]欧阳恒.新编中医皮肤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6 471

[3]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年44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