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分析

尹滨

双峰县骨伤科医院 湖南 娄底 417700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内选择我院收诊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占5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观察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早期下床活动;护理

胃肠道手术是普外科常见术式,其中,由于胃肠道蠕动功能遭到限制,表现出腹胀、肛门排便及排气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这些年,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疗改革大肆推广,人们开始关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笔者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对象且分成两组采取不同方案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在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内选择我院收诊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占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包括29例男性和21例女性,最小23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83±5.61)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包括30例男性和20例女性,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4.59±4.92)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数据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士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及时打扫卫生,根据天气变化,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并定时开窗,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保持安静,光线柔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另外,护士加强疼痛管理,疼痛较轻患者,采取兴趣疗法、深呼吸方法以及音乐疗法等,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于剧烈疼痛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止痛药,减轻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下床活动时间。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术后卧床对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因此,除了特殊情况外,应该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关于下床活动时间,尚不统一。在此,笔者综合分析患者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好转情况,术后24h内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缩短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恢复肛门排气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min。(2)下床活动方法。护士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嚼口香糖等方式,促进肛门排气,恢复肛门排便功能,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等。术后,在不影响病人切口疼痛的前提下,指导患者对四肢关节进行小幅度屈曲活动,24h后,护士评估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力,协助患者在病区走廊上活动,范围1m内。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包括3个指标,即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实行百分制,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其中,均数加减标准差(5dd2501da26bb_html_544f355853593638.gif )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通过比较显示,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n=50,5dd2501da26bb_html_544f355853593638.gif ,h】

组别

胃管拔除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观察组

34.58±9.82

34.91±6.84

45.95±6.14

对照组

45.83±7.24

43.78±5.63

56.89±8.95

2.2护理满意度

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3±5.6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93±5.68)分,两组数据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道手术,操作中,在机械刺激以及药物麻醉等多种作用下,术后病人可能出现胃肠功能暂时性抑制情况,临床上,由于肠蠕动作用减弱,大量液体及气体积聚在肠腔内,导致肛门排气、排便功能障碍,引起腹胀等症状。以上因素容易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较短时间内,恢复胃肠蠕动功能成为术后护理的关键所在2】。胃肠道手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并发症。若是长期卧床休息,降低全身肌肉强度,对肺部功能与组织氧化能力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大大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系数3】。同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具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增加肺通气量,预防肺部并发症。另外,胃肠道手术,由于术后时间延长,一般情况下,病人于术后48-75h内肠蠕动功能方可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恢复消化系统功能,促使患者早期进食,摄入丰富的营养元素,促进伤口愈合4】。另外,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改善病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改善预后。总之,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新媚,曹敏,周一农,王李华. 护理体位对胃肠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2):1676-1678.

[2]王玲.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7,15(06):665-668.

[3]尹娅红,邢小利,郑秀萍,张淑霞,周晶亮. 品管圈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2015,29(13):1619-1622.

[4]李晓雯.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量化分析及护理探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