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方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某医院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方式的探讨

常跃新

湖南省汨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产科 414000

摘要 目的对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培训,使职业损伤的发生得到控制,发生职业损伤后正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文献回顾及本院医务人员已往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自制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调查表,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利用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培训。培训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行为观察调查表调查。结果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培训方式,以院感培训覆盖面最广占 90.09%,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占 72.88%。2.2对职业暴露与职业预防相关理论掌握程度比较,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医务人员进行岗前职业防护 培训,可减少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

OBJECTIVE: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deal with it correctly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injury by training the obstetric medical staff on occupational protection.METHODS: Firstl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past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medical staff in our hospital, a questionnaire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knowledge and protective behavior of obstetric medical staff was made, and then the content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raining wer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Online classroom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raining. After three months of training, the Obstetric Medical Staff were surveyed again with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Result: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heory knowledge, 90.09% of the training coverage was hospital sense, and 72.88% of the training coverage was rest time. 2.2 Comparing the mastery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occupational prevention theor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re-job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raining for obstetric medical staff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among obstetric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obstetrics;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raining methods

关键词:产科;职业防护;培训方式

关于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医务人员定义为高危感染人群[1]。在产科,医务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常常对患者的羊水、血液、分泌物接触较多,职业暴露的几率更是不言而喻。虽然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性高,但是这些危害完全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来得以消除[2]。调查显示,产科医务人员处理破水患者羊水接触率为 100%,接生接触羊水、血液概率也为 100%,在接生、治疗过程中接触锐器物,增加了皮肤破损的可能,同样也增加了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3]。各大医院都已经开始开展关于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但是往往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较死板,培训效果让人堪忧,关于职业防护知识在临床工作的落实更是缺乏监督,难以奏效,这也导致的产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有增无减的原因。本研究根据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知识及行为调查结果为基础制定培训内容,利用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培训考核,分析培训前后产科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职业防护在临床中执行情况。

资料与方法

调查方法

首先根据文献回顾及本院医务人员已往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自制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资料,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近三个月职业暴露经历,临床中职业防护情况四大部分。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利用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培训。培训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行为观察调查表调查。

资料收集

对本院产科医务人员进行编号,通过抽签方式抽取32个医务人员进行调查,2018年 10月针对上次所调查的人员再次重新调查,将调查问卷录入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性统计分析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及临床职业防护行为现状,利用 X2 检验分析前后培训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职业防护相关行为实施是否存在的差异。

本次资料收集培训前共发放调查表128份,收回调查表120份,有效调查表118份,培训后发放调

查表118份,收回118份。

结果

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培训方式,以院感培训覆盖面最广占 90.09%,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占 72.88%,具体见表1

表 1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情况(N=118)

条目

分类

例数

百分比(%)

培训时间

休息

86

72.88

工作

32

27.12

培训部门

院感部

107

90.68

医务科/护理部

63

53.39

产科

54

45.76

病区

94

79.66

对职业暴露与职业预防相关理论掌握程度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关于伤口处理的步骤,乙肝暴露流程,丙肝暴露流程及梅毒暴露流程的正确率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方差分析 P 值均小于 0.05,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2。

表 2 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培训内容理论掌握正确程度(N=118)

条目

干预前N(%)

干预后N (%)

P 值

标准预防

带手套

115(97.46)

118(100)

0.277

111(94.07)

118(100)

0.584

未回套针帽

109(92.37)

116(98.30)

0.246

伤口处理步骤

63(53.39)

115(97.46)

<0.01

HIV 暴露流程

91(77.19)

113(95.76)

0.257

丙肝暴露流程

83(70.34)

115(97.46)

<0.05

梅毒暴露流程

97(82.20)

105(97.46)

<0.05

上报流程

84(71.19)

96(81.36)

0.549

乙肝暴露流程

66(55.93)

112(94.92)

<0.01

    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行为调查

    进行相应培训和针对性改善后,进行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行为的观察,干预前后标准预防行为及未回套针帽行为,方差分析P 值均小于 0.05,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穿刺时戴手套行为改善不明显,具体见表 3。

    表 3 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行为(N=118)

    条目

    干预前N(%)

    干预后N(%)

    P 值

    标准预防

    51(43.22)

    105(97.46)

    <0.01

    穿刺带手套

    18(15.25)

    27(22.88)

    0.470

    未徒手掰安瓿

    36(30.51)

    50(42.37)

    0.276

    未回套针帽

    82(69.49)

    115(97.46)

    <0,05

    讨论

    在国外,一些研究显示职业防护的培训在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发生传染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4]。对于我们医院,医务人员主要的培训方式是以院感科组织讲座为主,覆盖率占 90.0%,医务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占 72.88%。对于临床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风险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要利用休息时间来院进行学习容易让医务人员产生不满、抵触情绪。培训后,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由表2可见,效果并不太理想。我院开始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院感知识的相关培训,尤其以产科开始利用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培训、测试及互动,同时根据干预前调查的职业暴露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薄弱环节,具体见表2干预前, 在培训内容中,有针对性着重进行暴露后相关处理流程的视频演示,提高了培训的生动性。并要求护理人员在规定期限完成,此培训方式能覆盖我院所有产科医务人员,并让其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培训与测试。3.2工作环境设施的改善我们将改进操作设施,在每个治疗车上安置一个装置,专门用于放置橡胶手套,便于每次操作进行拿取,并在临床操作中,强调戴手套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能降低针刺伤率,确保职业安全。我们针对所有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 并进行考核。所有医务人员均有一本操作手册,让所有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同时在临床操作中,加强监督,尽量规范。既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也预防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发生。

    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针刺伤,而护理人群更是高危中的高危。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往往会给医务人员带来紧张焦虑以及恐惧,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对病员提供健康服务的关键因素。如何进行防治职业暴露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并进行干预前后对比,得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有利于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但是并不能完全改变临床行为。

    参考文献

    [1] 严万青. 新护士岗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255-256.

    [2] 何梅华.血液内科护士职业暴露防范体系的构建与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4):77-78.

    [3] 武玉蓉,李莲英,靳修.产科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度及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44(06):447-448.

    [4] 张桂萍.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0):76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