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 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治方式与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4

68例 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治方式与临床效果分析

张小妹

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 江苏 扬州 邮编 : 2252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治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的差异,对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8例样本分期情况为Ⅰ期30例,Ⅱ期22例,Ⅲ期16例;以感染(36.8%)和药物(39.7%)为主要致病原因;68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与Ⅲ期患者相比较,I期、Ⅱ期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治疗与非透析治疗这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有明显降低,24小时尿量则出现明显增加的现象。结论:药物、感染是诱发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该病的预后效果与病人的分期情况较为密切,临床开展治疗需及早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发病过程中对发展速度合理抑制,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诊断;治疗;临床分析

Treatment method and clinical result analyzed of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Zhang Xiao mei

Yangzhou HongQuan hospital, renal medicine, zip code 225200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from June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ll patients were symptomatic treatment.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level difference, because the hair cause of disease of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and so on and so forth are analyzed. Results: 68 cases of Ⅰ sample stage by stage, 30 cases Ⅱ phase 22 cases, Ⅲ 16 cases; To infection (36.8%) and drugs (39.7%) as the main causes;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2%; Compared with Ⅲ period patients, the effect of phase I and phase Ⅱ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 < 0.05). Dialysis therapy and non dialysis treatment bot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rough blood dialysis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after the patient's level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24-hour urine appear to increase the phenomenon. Conclusion: drug, infec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duced, th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patient is relatively close, staging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early diagnosis, choos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rational inhibition of growth in the course of illnes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ase fatality rate achieve good prognosis.

【 key words 】 acute kidney injury; Diagnosis;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sis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jinure,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在ICU发生率更高[1],疾病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因所引发,可在短时间内使肾单元调节功能迅速减退,导致患者无法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与排泄物代谢,易引发高血钾、急性尿毒症等综合症。急性肾损伤逐渐取代了急性肾衰竭的概念,临床医学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在早期做好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2]。近年来,关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诊治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但患者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的6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为(46.0±8.6)岁;病程为7天~5个月,平均病程(2±0.3)月;入院后开展血肌酐检查,<180μmol/L 者5例,180μmol/L~450μmol/L者47例,>450μmol/L者16例;观察患者尿量变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情况。依照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标准进行划分,Ⅰ期30例,Ⅱ期22例,Ⅲ期16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观察患者48h内血肌酐与尿量的变化情况,血肌酐上升幅度为自身基线1.5~2倍或尿量连续6h在0.5 ml·kg-1·h-1以下者为Ⅰ级患者;血肌酐上升幅度在自身基线2~3倍或尿量持续12h在0.5 ml·kg-1·h-1以下者为Ⅱ级患者;血肌酐上升幅度在自身基线3倍以上或尿量持续24h在0.3 ml·kg-1·h-1以下或12h持续无尿者为Ⅲ级患者。

1.2.2 治疗方法

依据引发疾病的原因进行治疗,对68例肾损伤患者分别进行抗感染、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其中,10例患者开展透析治疗,8例行普通血液透析,隔日1次,2例行CRRT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量等指标的差异[3]。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注意避免肾毒性药物,依据肾功能情况对用药量进行调整,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开展饮食以高维生素、高糖、低蛋白的食物为主,保证能量供给的充足。高容量者,严格控制输液量。

1.3 疗效判定

依据患者的肾功能与尿量情况制定疗效标准:①治愈:患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尿量也完全改善;②有效:患者肾功能与尿量情况均有所恢复,并可停止透析;③无效:患者无任何好转,维持血液透析或发生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5dd264e651ad1_html_cce2d903bad751a.png ±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组间以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不同病因与疾病分期情况

经过临床资料分析,本次68例样本分期情况为Ⅰ期30例,Ⅱ期22例,Ⅲ期16例;由于感染引发疾病者25例(36.8%),药物引发者27例(39.7%),休克引发者9例(13.2%),农药中毒引发者7例(10.3%)。以感染和药物为主要致病原因,具体病因引发的不同分期情况详见表1。

表1 患者病因与疾病分期情况[n(%)]

病因

Ⅰ期

Ⅱ期

Ⅲ期

感染(n=25)

11(44.0)

8(32.0)

6(24.0)

药物(n=27)

12(44.4)

10(37.0)

5(18.5)

休克(n=9)

4(44.4)

2(22.2)

3(33.3)

农药重度(n=7)

3(42.9)

2(28.6)

2(28.6)

2.2 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

经抗感染、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治愈患者4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8.2%。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详见表2,提示分期越高治疗有效率越低,与Ⅲ期患者相比较,I期、Ⅱ期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AKI分期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分期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Ⅰ期

30

21

9

0

100.0*

Ⅱ期

22

15

6

1

95.5#

Ⅲ期

16

4

5

7

56.3

合计

68

40

20

8

88.2

与Ⅲ期患者比较,P*<0.05,P#<0.05

2.3 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情况

在透析治疗与非透析治疗的比较中显示,两种方式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n(%)]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透析治疗

8

4

2

1

87.5

非透析治疗

60

43

12

5

91.7%

P值

>0.05

2.4 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24h尿量情况比较

通过对68例患者前后治疗数据进行比较可发现通过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有明显降低,24小时尿量则出现明显增加的现象,详见表4。

表4 68例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n)

血肌酐(mmol/L)

血尿素氮水平(mmol/L)

24h尿量 (ml)

治疗前

68

137.24±35.5

18.3±3.6

766.7±106.2

治疗后

68

79,6±31.3

8.6±2.3

1000.55±155.68

3讨论

急性肾损伤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缺血缺氧或肾毒性药物损伤[4],临床多表现为排尿功能与肾脏代谢功能突然衰退,造成体内水份与毒物逐渐增加,对病人肾脏器官乃至生命均有严重危害。它的引发原因有很多,如年龄,基础疾病,血容量的不足和使用肾毒性药物,药物过敏等,以往一直都没有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以及分级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临床治疗及病因调查收到了约束[5]。急性肾损伤在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2005年、急性肾损伤网络专家组在阿姆斯特丹合作研讨会上将急性肾功能衰竭更名为急性肾损伤(AKI)[6],而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也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学中的研究热点。

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的原因较多,如高龄、药物、疾病、感染、休克等均可引起疾病。老年人的肾脏功能衰退使得其应急能力和代偿能力也出现逐渐下降的现象,而这便容易引起老年人患有急性肾损伤;大多药物通过肾脏排泄,而这也是易导致肾损伤的原因所在[7]。常用的肾毒性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血管紧张素环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克林霉素、阿昔洛韦、化疗药、造影剂等[8],由于用药时机不当,剂量偏大、频率较高等情况均易使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在本次的研究中,由于感染引发疾病者25例(36.8%),药物引发者27例(39.7%),休克引发者9例(13.2%),农药中毒引发者7例(10.3%),以感染和药物为主要致病原因。结果提示在临床应用肾毒性药物时,需仔细考量潜在风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规范用药,尽量减少用药计量与次数,以免发生严重的肾损伤合并症。

无论对于那一种原因所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在治疗方面都是通过尽早发现患者的肾损伤症状,快速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目前对于急性肾衰竭患者最为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24小时尿量,而这也是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如医院条件允许,又可早期检测白介素18,肾损伤分子-1,NAG,NGAL等。本次研究通过将患者成功分期为Ⅰ期30例,Ⅱ期22例,Ⅲ期16例。该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避免肾脏出现进一步损伤为目的,施行抗感染、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及血液透析等治疗,促进患者的肾脏功能恢复。严重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肾脏代替治疗,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代替方式一致。但肾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显示更加不具有稳定性,在给予治疗时着重增加营养治疗,病人需要大量的液体注入,可依据病情行CRRT治疗。同时,在给予治疗时,不仅仅需要提高对病死率的关注程度,更重要的是对肾功能的恢复效果,其改善程度决定了预后。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目前主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使得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避免出现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本次的研究中,透析治疗与非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并不会决定患者的治愈程度,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注意对治疗时机的合理调整,更利于对并发症的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对6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开展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通过开展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有明显降低,24小时尿量则出现明显增加。共治愈患者4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8.2%。在不同分期患者的情况中,分期越高治疗有效率越低,与Ⅲ期患者相比较,I期、Ⅱ期具有显著差异。邹琴等 [10]的研究中以62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疾病病临床表现、发病率、病因构成及肾损伤分期与预后的相关研究,发现急性肾损伤患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早期预防、早诊断及积极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药物、感染是诱发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该病的预后效果与病人的分期情况较为密切,临床开展治疗需及早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发病过程中对发展速度合理抑制,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喜.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512-513

[2]赵艳梅.急性重度中毒患者临床抢救与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1):356-357

[3]徐国宾,陈阳阳.慢性肾脏病及急性肾损伤的实验诊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09):773-779

[4]王亚华.成功救治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二例报告[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3):91-92

[5]李英,张艳.基层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常见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J].新疆医学,2012,42(5):83-85

[6]黄莉,翚晓芳,廖蕴华.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流行情况的单中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6):3078-3080

[7]陈秀凯,李文雄.腹腔高压并发急性肾损伤:压力重于容量[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5):1009-1011

[8]彭家清.老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1(8):716-718

[9]邹琴,廖湘平,郭胜根.62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09):786-788

[10]何联勇,陈莹,何叶.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05):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