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时间对小儿湿热泻疗效差异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推拿时间对小儿湿热泻疗效差异的观察

王志杰

(大庆龙南医院中医科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时间长短对小儿湿热泻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提供准确的时间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以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的推拿治疗,统计分析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6.67%和100%,10分钟组与30分钟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10分钟组与20分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20分钟组与30分钟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推拿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佳,综合考虑时间和效果,20分钟为最佳治疗时间。

关键词:推拿治疗;湿热泻;疗效

推拿对小儿的刺激量取决去使用的力度、频率和时间等,虽然国内对推拿的刺激量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尤其是在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的时间研究方面,依然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开展本次研究是合理的科研设计同时也是深层次的科研突破,以期使推拿治疗法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在6个月—12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7.5个月,病程在2周—8周之间,平均病程为4周,入院后患儿均表现为泻下急迫、次数频繁以及腹胀腹痛,口渴发热,小边发黄。将90例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对比患儿的年龄、病程以及身体状况等一般因素,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

患儿大便性状有明显改变,与发病前相比为稀便、水样便并伴有脓血便,而且患儿的大便次数显著增多,轻度患者无脱水和中毒迹象,中度患者有轻度脱水的现象和轻度中度的症状,重度患者有显著脱水症状和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精神萎靡、脸色苍白以及白细胞明显增高[1]

1.3 方 法

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为依据,分别对患儿的脾胃、大肠、小肠、六腑、天枢和龟尾进行推拿治疗。使患儿保持坐位清脾胃,医生的左手紧握患儿的左手,右手沿患儿拇指两侧从手掌跟推至指尖;使患儿保持坐位清大肠,医生的左手紧握患儿的左手,右手沿着患儿食指两侧从虎口位置推向食指的指尖;使患儿保持卧位揉天枢,医生使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揉患儿的天枢穴。患儿保持坐位清小肠,医生左手握住患儿的左手,右手沿着患儿小指两侧边缘向指尖推进;患儿保持卧位揉龟尾,医生使用中指或者食指揉患儿的龟尾穴;患儿保持坐位退六腑,医生左手握住患儿的左手,右手沿着前壁尺侧从肘开始向阴池穴推进。

10分钟组:退六腑、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各2分钟,揉龟尾和揉天枢各1分钟;20分钟组:退六腑、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各4分钟,揉龟尾和揉天枢各2分钟;30分钟组:退六腑、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各6分钟,揉龟尾和揉天枢各3分钟.

1.4 评判指标

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共分为4种,治愈:患儿的体征、大便次数和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患儿的体征有明显改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的性状和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患儿大便的次数较以前有减少,大便的性状有所好转,体征有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体征均未见好转,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的资料使用t检验,率的采用X2检验,三组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90例患儿经过我院实施不同时间的推拿治疗之后,三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5分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00%,治愈0例,20分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5例,30分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4例,10分钟组与20分钟组、30分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情况见下表1.

表1 三组湿热泻患儿推拿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P值

10分钟组

30

0(00.00)

7(23.33)

14(60.00)

9(16.67)

21(70.00)

*

20分钟组

30

5(16.67)

10(33.33)

14(46.67)

1(3.33)

29(96.67)

<0.05

30分钟组

30

4(13.33)

14(46.67)

12(40.00)

0(00.00)

30(100)

<0.05

注:20分钟组和30分钟组同*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论

推拿的治疗效果不仅会受到手法强度、时间和频率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患者病性、年龄、性别、手法着力面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对推拿手法的刺激反应不一样,青少年和儿童对刺激较为敏感,而老年患者对刺激的反应较为迟钝,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治疗时应适当增加刺激轻度,儿童和幼儿的皮肤抗性较低,要适当地减小手法的刺激,老年人则多数体虚,推拿手里不能太重。

病性:针对不同病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推拿的刺激量也不一样,例如:患者的软组织出现损伤,在早期治疗期间要保持较小的刺激量,手法要轻柔,如果刺激量太大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病情。在治疗的后期则要增加刺激量,使用较重的手法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着力面:如果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则手法刺激量的大小与手法与患者的接触面积成正比关系,如:同样的揉法,使用指柔和掌揉,对患者产生的刺激量是完全不同的。

孙承南在《齐鲁推拿医术》中明确指出,患者的病情有新旧轻重之分,因此需要推拿的次数和时间也各不相同,多数情况下以20分钟为最佳,如果患者是一种慢性病则推拿的时间可以延至30分钟[2]。临床实践显示:推拿时间过短则无法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推拿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患者反映过大,同时也是操作者做了很多的无用功,虽然现代中医对推拿的时间没有准确的定位,但是大致上每个部位约为5分钟,总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到20分钟为最佳,因此结合患者的病性、年龄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推拿时间是治疗疾病的最有效手段[3]

本次研究的90例湿热泻患儿中,5分钟组患儿的病情总有效率为70.00%,有9例患者出现无效,20分钟组中治愈患者为5例,显效和有效为24例,总效率为96.67%,与5分钟最相比,治疗效果显著提高。30分钟组患儿治愈4例,有效和显效为26例,总有效率为100%,与5分钟组对比,效果显著提高,而20分钟组患儿和30分钟组患儿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效果会逐渐增加,综合考虑时间和效果,20分钟为最佳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奎九.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05):26.

[2]陈文芳.经络按摩加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湿热泄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7(04):36.

[3]郭秀琴.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系统评价[J].中医杂志,2012,9(14):11.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湖路区爱国路35号大庆市龙南医院中医科王志杰收,电话:13936957041 邮编:16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