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

张金刚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 贵州德江, 565200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所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乙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38%)明显低于乙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疾病的治疗中,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对患者的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尤其是结石较大者,通常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其手术治疗方式有两种,即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1]。为了了解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在胆结石疾病治疗中的疗效,笔者将94例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所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CT、B超等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其中男41例,女57例,年龄在25~73岁之间,平均年龄(51.7±5.5)岁。病程最长为4年,最短为2个月,平均病程为(8.3±1.7)个月;45例为单发性结石,49例为多发性结石。按随机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甲组47例与乙组4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对乙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加以治疗,具体操作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麻醉方式选择气管内插全麻;在患者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切口大约为10cm至15cm,将胆囊管与胆囊动脉予以结扎之后,将胆囊剥离,采取顺行亦或者是逆行的方式将胆囊予以切除,然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放置引流管[2]

对甲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对患者同样予以气管内插全麻,之后以气腹针穿刺予以气腹创造,其中气腹压力10mmHg至12mmHg,采取三孔法亦或者是四孔法,在腹腔镜的辅助之下,探查患者的胆囊及其三角区,且认真观察患者胆总管的解剖结构、胆囊炎症、粘连状况[3]。用两道钛夹控制住胆囊管和动脉近端,再以一道钛夹将动脉的远端同样控制住,然后取出胆囊组织及结石散落部分以上腹部的穿刺引流袋;最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决定是否要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观察且记录;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严密的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5dd265b243aa8_html_99787f77f15d6d0d.gif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具体见下表1所示,由表可知,甲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dd265b243aa8_html_99787f77f15d6d0d.gif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

甲组

65.7±19.6*

44.1±17.8*

16.9±5.6*

11.8±3.9*

4.5±1.5*

乙组

81.1±27.5

63.5±21.4

37.6±14.9

27.4±5.4

9.9±4.1

注:*与乙组相比,P<0.05。

2)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甲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乙组患者中有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与肾功能不全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在临床上,胆结石是一种较为多见的肝胆外科疾病,该疾病一般多发于成人群体,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胆绞痛、上腹隐痛、胆囊积液等等

[4]。一旦患有胆结石,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其予以有效的治疗是极为有必要的。临床上对于胆结石的治疗,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前者主要是针对结石较小者,而后者是针对结石较大者。

在胆结石的手术治疗上,有两种手术方法,即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其中开腹手术是一种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但是,该手术治疗方式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与强烈的应激反应[5]。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外科手术中采取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等。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均优于乙组,可见,在胆结石疾病的治疗中,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对患者的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卫.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1,05(1):18-20.

[2]邹道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5):13-14.

[3]李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26):109-109,110.

[4]张保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596-596.

[5]温勇华.80例肝胆结石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12):6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