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研究

朱建平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 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1月90例手术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潜在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因子;风险和纠纷出现率。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因子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在风险防范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士责任和风险意识,更好规避风险和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场所之一,它主要用于抢救病人或进行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的病人处于相对高风险状态,加上操作复杂,具有创伤特性,要求医生必须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且护理工作不能马虎[1]。任何操作不当均可引起风险和纠纷,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室工作量大,护理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理状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有效规避风险。本研究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1月90例手术室患者分组,实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1-76岁,平均(47.24±2.12)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47.28±2.1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潜在风险防范护理。(1)建立完善手术室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给予专业培训,提高其手术室护理技能,指导护理人员熟悉新设备使用,使其可娴熟操作。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2)建立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强化手术室内环境和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定期消毒工作,严格管理手术器械和物品,各项操作注意遵循无菌原则,做好严格手术记录,以有效规避护理纠纷[2]。(3)强化护患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沟通技巧,以确保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实现良好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0-100分,得分越高则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越高);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因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风险和纠纷出现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18.0统计,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纳入χ2计算器进行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相比较

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相比较[例数(%)]

组别

例数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5

19

17

9

36(80.00)

实验组

45

35

10

0

45(100.00)

X2

10.000

P

0.0016

2.2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因子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因子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因子相比较(`x±s)

组别

例数

时期

焦虑评分

抑郁SDS评分

实验组

45

护理前

56.87±0.21

56.20±0.25

护理后

23.13±0.38

35.21±0.11

对照组

45

护理前

56.76±0.24

56.15±0.28

护理后

44.48±0.15

43.01±0.23

2.3两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相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相比较(x±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护士责任意识(分)

风险意识(分)

对照组

45

9.45±2.17

82.32±3.12

82.24±3.57

实验组

45

7.24±1.21

96.21±3.02

96.13±3.61

t

8.277

9.101

9.463

P

0.000

0.000

0.000

2.4两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相比较

实验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

表4两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相比较[例数(%)]

组别

例数

纠纷

风险发生率

对照组

45

9(20.00)

9(20.00)

实验组

45

2(4.44)

2(4.44)

X2

5.0748

5.0748

P

0.0243

0.0243

3讨论

在护理中,保障手术室患者安全是护理的关键,对医院意义重大。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热点的话题之一。医患矛盾不断突出,这个矛盾问题不仅关系到医生,还涉及到护理工作。通过针对潜在手术室护理风险,实施防范性护理,可有效规避和降低风险事件的出现,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3-4]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因子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潜在风险防范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士责任和风险意识,更好规避风险和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夏红霞.强化风险意识联合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8):114-116.

[2]王颖.观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6):246-248.

[3]孙丽娟,金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93-194.

[4]张春艳.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20):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