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李波平

郴州市资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 郴州) 423406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63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接受中医药治疗,其余63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接受常规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UAER水平分别为(64.35±9.52)μg·min-1、(88.23±11.33)μg·min-1,SCr水平分别为(88.36±11.04)μmol·L-1、(96.85±13.40)μmol·L-1,BUN水平分别为(3.68±0.45)mmol/L-1、(4.35±0.68)mmol/L-1,观察组的UAER,SCr,BUN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疗效;中医

糖尿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且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其中肾功能损害是比较严重且常见的一种。患者一旦发展至终末期会面临着生命危险,临床治疗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性分析来研究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63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63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在25~6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2.5±11.4)岁,病程在2~13年之间,病程均值为(8.2±1.6)年;观察组52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在26~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2.2±11.7)岁,病程在2~14年之间,病程均值为(8.4±1.3)年。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米沙坦片(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0285;生产单位:北京巨能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口服治疗,每天服用一片。观察组接受中医药治疗:中药药方为9g红花、12g地龙、12g川芎、15g清半夏、15g桃仁、15g赤芍、15g当归、30g黄连、30g黄芪、30g瓜蒌仁[3]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UAER,SCr,BUN

治疗前,两组的UAER,SCr,BUN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UAER,SCr,BUN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一 两组的UAER,SCr,BUN比较

组别

n

UAER

(/μg·min-1)

SCr

(μmol·L-1)

BUN

(mmol/L-1)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63

159.33±19.68

64.35±9.52

100.35±15.33

88.36±11.04

6.22±1.23

3.68±0.45

对照组

63

158.25±18.98

88.23±11.33

101.47±14.87

96.85±13.40

6.19±2.56

4.35±0.68

t值

--

0.000

6.325

0.000

7.114

0.000

5.252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较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

表二 两组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比较

组别

n

体质量指数

(kg/m2)

空腹血糖值

(mmol/L)

餐后 2 h 血糖值

(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63

27.82±2.15

25.18±2.05

9.27±1.28

5.48±1.50

11.85±1.27

6.86±1.82

对照组

63

27.67±2.09

26.62±2.27

9.30±1.31

6.79±2.02

11.87±1.25

8.89±2.10

t值

--

0.000

2.502

0.000

3.012

0.000

4.568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已经超过了100种,其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人体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导致机体代谢絮乱,影响了肾脏的正常功能[5]。本方中地龙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黄芪能够补益元气,红花、赤芍、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黄连能够清热泻火,半夏具有化痰开结的作用,诸药合用,能够发挥通络、清热、祛瘀的功效[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值、餐后 2 h 血糖值分别为(25.18±2.05)kg/m2、(5.48±1.50)mmol/L、(6.86±1.82)mmol/L,对照组分别为(26.62±2.27)kg/m2、(6.79±2.02)mmol/L、(8.89±2.10)mmol/L,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UAER,SCr,BUN分别为(64.35±9.52)μg·min-1、(88.36±11.04)μmol·L-1、(3.68±0.45)mmol/L-1,对照组分别为(88.23±11.33)μg·min-1、(96.85±13.40)μmol·L-1、(4.35±0.68)mmol/L-1,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4]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芬. 健脾益气、升清泻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莫世安. “糖肾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气阴两虚夹瘀型35例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3]钟绍. 火把花根通过microRNA-29a/PTEN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李平教授团队学术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04):530-541.

[5]杨涛.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例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