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黏度及减少血管阻力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3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黏度及减少血管阻力的影响研究

梁君锋

蓝山县祠堂圩乡卫生院, 湖南 蓝山 425800

【摘要】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黏度及减少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口服依那普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酮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黏度、血管阻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依那普利;丹参酮;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伴随着肺、心功能衰竭、器官损害等症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是最危险的时期,易诱发心力衰竭,死亡率高,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影响。有临床研究发现,依那普利能扩张血管,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丹参酮能增加血流量,减少心肌梗死[1]。基于此,本次研究特选7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黏度及减少血管阻力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9月~2019年7月为调查时间段,将我院收治的7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01±1.43)岁,病程6~31年,平均病程(13.37±4.13)年;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2.25±1.18)岁,病程7~32年,平均病程(13.42±4.53)年。纳入标准:确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者;高血压心脏病者;精神疾病者;肺血管疾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 病程等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依那普利,即患者入院后先进行氧疗、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再口服依那普利(国药准H32026567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mg/次,2次/d,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根据其耐受反应增加剂量至10~15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2558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40~80mg/次/d,静脉注射。两组均为一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标椎判断[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率<100次/min,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为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②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WBHSV)、全血低切黏度(WBLS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g)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③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干咳、粒细胞减少、皮疹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5dd4b9ea634ec_html_69006693906b4f7a.gif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5

12(34.29)

18(51.43)

5(14.29)

30(85.71)

对照组

35

10(28.57)

12(34.29)

13(37.14)

22(62.86)

x2

-

13.666

p

-

0.000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x±s

组别

n

WBHSV

(mPa,s)

WBLSV

(mPa,s)

PV

(mPa,s)

Fg

(g/L)

HCT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5

7.87±1.12

5.12±0.23

12.24±1.75

9.11±1.02

1.96±0.41

1.42±0.23

3.54±0.42

2.23±0.47

48.51±5.36

35.82±3.25

对照组

35

7.86±1.20

6.81±0.54

12.32±2.01

11.23±1.24

1.94±0.38

1.73±0.48

3.53±0.59

3.86±0.31

48.37±5.48

43.12±3.73

t

-

0.036

17.034

0.177

7.811

0.211

3.445

0.081

17.127

0.108

8.729

p

-

0.971

0.000

0.859

0.000

0.833

0.001

0.935

0.000

0.914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n

干咳 粒细胞减少

皮疹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5

2(5.71)

1(2.86)

1(2.86)

4(11.43)

对照组

35

5(14.29)

3(8.57)

2(5.71)

10(28.57)

x2

-

9.181

p

-

0.002

3讨论

肺心病是一种肺组织病理性疾病,致病因素主要是肺动脉血管、肺组织或胸廓病变,通过加剧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导致右心扩张。同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缺氧症状,造成血压粘稠、血量缓慢,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高碳酸血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因此,降低肺动脉压力和改善血液粘稠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黏度及减少血管阻力的影响展开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时,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知,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通过抑制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管收缩能力,扩张肺动脉血管,并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4]。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的作用,通过减轻缺氧造成的肺部损伤,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水平,使患者血黏度降低,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改善血液粘稠状态[5]。总而言之,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和血管阻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黏度、血管阻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殷志国.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4):190-192.

[2]梁志诚. 依那普利与丹参酮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18):114-116.

[3]矫金田, 李淑霞.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1):76-76.

[4]陈建新.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6, 37(6):1461-1462.

[5]王玉. 依那普利与丹参酮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 北方药学, 2018, v.15(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