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观察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张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神经内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康复科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150例住院病人进行分组观察,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的现况调查研究。结果:对住院患者情况前后进行对比可知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于住院患者进行长期持续规范的康复训练以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终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关键字】:康复护理;指导;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致力于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及康复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1]。在康复医学中康复护理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给予康复护理知道的照料者对象一般为伤残病恢复期患者及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属或者看护。为住院患者提高机体功能恢复概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为伤残病恢复期患者及老年慢性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创造最佳条件是康复护理指导照料者的三大目标。康复护理指导的内容是指导照料者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和再建的训练过程。康复护理的方式“替代护理”[2]

据国内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都很高,比如脑卒中、脊髓损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等患者都需要长期给予康复护理指导,笔者主动对于我院康复科患者陪护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根据住院期间的建档资料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并给予持续性的康复护理指导,同时观察患者出院后照料者对于患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诊断明确的脑卒中、脊髓损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这三类患者在我院康复科接收常规治疗以外,需要进行长期的照料者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1月左右后出院,仍然需要照料者继续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一共有150例,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武汉协和(医院名称)康复科住院部建档的150名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脑卒中A组、脊髓损伤B组、人工关节置换术C组,分组完成后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患病部位、患病时间,期间三组照料者均与患者同住,且照料者在年龄、性别、学历之间的差异对康复指导的影响具有制衡性。

1.2方法

三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照料者康复护理进行指导,并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观察患者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家庭走访、患者定期来我院复查等方法观察患者进行照料者康复护理指导前后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笔者根据我院康复患者疾病类型、功能恢复详情以及患者出院后的确切需求,在住院期间每日给予照料者康复指导,出院后每周随访观察2到3次。具体执行办法如下:(1)建立患者随访档案,记录内容包括患者明确的疾病诊断、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等)康复情况(疾病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等)、患者定期来我科门诊复查时间以及复查时患者机体恢复情况。(2)对照料者集中培训,住院期间每日对照料者进行康复护理培训并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照料者严格按照患者个人康复护理计划执行,出院后根据随访结果及患者实际需求对康复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个人康复护理计划内容中包括患者及照料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家庭康复环境改造指导这三个主要方面。

1.3评定

从患者接受治疗开始至半年后,根据患者复查及随访时间,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以通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体现,因此在研究过程当中,患者选择Barthel[3]指数所谓评估定量观察指标,Barthel指数为百分制,满分即为100分。具体分度如表1所示。

表1

Barthel指数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

60分以上

完全独立

40-60分

部分独立

20-40分

需极大帮助

20分以下

完全不能独立

2结果

2.1 在研究过程经过对脑卒中、脊髓损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长达5个月的护理指导后,最终对A、B、C三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观察得出如表2所示的结果。

表2

Barthel指数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

脑卒中A组(例)

构成比(%)

60分以上

完全独立

22

44

40-60分

部分独立

13

26

20-40分

需极大帮助

10

20

20分以下

完全不能独立

4

8

总计

50

100

表3

Barthel指数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

脊髓损伤B组(例)

构成比(%)

60分以上

完全独立

20

40

40-60分

部分独立

16

32

20-40分

需极大帮助

8

16

20分以下

完全不能独立

6

12

总计

50

100

表4

Barthel指数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C组(例)

构成比(%)

60分以上

完全独立

26

52

40-60分

部分独立

14

28

20-40分

需极大帮助

7

14

20分以下

完全不能独立

3

6

总计

50

100

由上述结果可知A、B、C三组患者照料者经过护理指导后完全不能自理所占构成比分别为8%、12%、6%,完全独立的患者所占构成比分别为44%、40%、52%,部分独立的患者所占构成比分别为26%、32%、28%,需极大帮助的患者所占构成比分别20%、16%、14%,经护理指导干预患者预后可视为良好。

3.1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研究

脑卒中发病后患者在运动、语言、认知、感觉及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后遗症,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国内[4、5]外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强化的康复护理指导可以增强患者脑侧支血液循环的重建,使得脑部病灶区脑组织得以重组或者健康脑组织代偿增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大脑的可塑性,从而使得患者部分神经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

邱小红[6]等人认为康复护理指导可以保持健肢功能,马润洲[7]等人认为康复护理指导避免二次损伤、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下降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3.2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研究

刘雪梅等人[8]经研究认为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支配膀胱或者括约肌的神经受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患者出现排尿障碍,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尿失禁或者尿储留,还有一部分患者会由于上述原因继发尿路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为了降低上述事件的发生率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护理人员会对照料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指导,并且将长期导尿的治疗方式替换为间歇性导尿,使得患者膀胱规律地在排空和充盈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模拟膀胱的生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3.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复护理研究

许多老年人由于股骨头坏死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术后患者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长期以来会导致肌肉组织萎缩以及关节无法正常活动,但是术后规律地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关节、肌肉的功能状态。比如指导照料者正确的下肢训练方法、体位改变、引体向上训练,可行走时正确地使用拐杖,在床上大小便等均可以改善以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长达5个月的照料者康复护理指导,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提高大脑的可塑性,恢复部分受损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训练膀胱功能,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还可以帮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训练下肢功能,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由此可见,照料者获得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可以提高脑卒中、脊髓损伤、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是一门新兴专业,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作为护士,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根据患者病情及转归情况,及时康复调整护理指导计划内容,做到真正的个体化康复护理,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李树贞,赵曦光主编.康复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46,541.

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第1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987-992.

缪鸿石,朱傭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2-24

Johanssn BB.Brain p lasticity and stroke rhab ilitation [J]. Stoke,2000, 31:223.

Liepert J, Bauder H,w ofgang HR,et al Treatm et- induced cor. tical rorganization after stroke in hum ans[J] S- toke, 2000,31:1210 -1216.

郭先菊,郎玉兰,邱小红,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J],1998,13(6):269--270.

耿秀英,赵军,马润洲,等.设计康复护理程序指导脑卒中病人功能训练[J].现代康复,2001, 5(4):213- -214.

吴志文,刘雪梅,刘根林,等.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导尿[J].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9(2):91-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