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

高志霞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 51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循证护理;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深静脉血栓病人70人,用随机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5人,其中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使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最终护理成效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常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5人,占比71.4%,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9人,占比25.7%,经数据统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减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护理质量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静脉障碍性回流疾病,多见于下肢,人体内的血流缓慢、静脉受损、血液高凝都会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据统计,我国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正在逐渐上升[1],为病人带来痛苦的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阻碍,降低病人的生活水准,更有几率出现并发症,轻者如下肢水肿,重者如肺部、脑部栓塞等[2],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研究选择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深静脉血栓病人70人,旨在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具体过程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深静脉血栓病人70人,其中男性患者38人,女性患者32人,平均年龄(47.8±3.5)岁,随后采用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5人,其中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使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最终护理成效。本次研究排除了80岁以上高龄患者、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其他血液疾病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在家庭、工作等情况方面无较大差异,且精神状态良好,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符合伦理要求。

2.方法

常规组:此组35名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包括日常护理、手术配合、住院期间的照料与观察,病程记录。

研究组:此组35名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式,具体包括:①挑选有扎实护理基础的优秀护理人员,成立专门循证护理小组,统一组织学习,对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门强化,深入了解注意事项,巩固护理操作相关技术,并且详细分析患者资料后,给出特定的护理方案;②对病人住院环境进行专门清洁,不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度、光照时间,还要进一步注重空气净化,做好卫生管理,隔绝污染与病毒,降低病人感染风险;③从入院伊始就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面带微笑,积极沟通,可以讲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理、治疗流程、治疗目的,讲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病人及家属应怎样配合治疗,讲解成功案例,帮助病人减少恐惧感,与家属一起鼓励病患,建立对医生治疗的信任感,在院期间尽可能的做到全程陪护;④对术后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定时检测病人各项生理指标,同时还要注重病人实际需求,要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感,照顾病人的合理需求。向病人讲解正确的坐位姿势,在手术完成后的初期要科学指导病人进行锻炼,通过膈肌运动适当增速血液流动,尤其要做好手术部位所在肢体的护理,可抬高腿部,与床成30°夹角,此法可以让静脉血液更快的回流,另外还要注意病人肢体的清洁,保持皮肤、床褥的干燥、整洁,以免病人创口出现炎症,叮嘱患者注意不要压迫到患肢;⑤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与作息习惯,减少胆固醇摄入量,食物以低糖、清淡为主,多喝水,多食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3.观察指标

全程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下肢水肿、疼痛、静脉曲张、肺部栓塞、脑补栓塞)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全部使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若P<0.05则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生情况如下:

常规组35名患者中,有25人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水肿11人,下肢疼痛6人,静脉曲张4人,肺栓塞3人,脑栓塞1人,并发症出现概率为71.4%。

研究组35名患者中,有9人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水肿4人,下肢疼痛3人,静脉曲张1人,肺栓塞1人,并发症出现概率为25.7%。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护理为主的护理方式,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非常熟练的技巧以及拥有丰富的护理经验,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通过理性的逻辑思考[3],在新型服务式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满足患者在院期间的合理需求。以往的传统医学中只注重对病人身体病症的改善,而现代医疗则强调的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双重关照,可以发现循证护理是十分符合现代医疗的发展理念的,也是未来全面型护理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在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中能够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常规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为71.4%,而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则为25.7%,二者结果差异巨大。使用循证护理一方面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降低了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医患距离,能够大大提升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护理的新标准,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护理水平继续向高处发展。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减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作用,有助于帮助患者减少病痛、尽快恢复健康,有较高临床价值,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宗杰.下肢骨折采用循证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9,28(08):93-94.

[2]黄桃花.循证护理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9):4189-4190.

[3]张艳丽.循证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8,27(1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