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预防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贫血的预防及护理

沈翠华

江油市二郎庙镇卫生院 621700

贫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4大营养缺乏症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患有贫血的人也比较多见,为什么物质水平提高了,饮食条件好了,贫血反而多见了呢?专家解释,贫血发生除了少数与疾病有关,大部分都跟我们饮食有关,虽然说饮食条件好,但是有些人饮食不规律,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减肥不合理控制饮食,时间长了,贫血也就来了。下文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贫血以及贫血的预防护理。

常见的贫血类型有哪些呢?

一般比较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性贫血以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几种类型。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贫血类型,主要是因为体内血液缺乏铁产生了缺铁性红细胞,使得正常红细胞变少,属于比较常见的贫血类型,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通常会有乏力、头晕、脸色苍白、消化不好以及心率加快等表现。临床治疗大多是口服琥珀酸亚铁等铁剂,这种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是比较好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一样都是比较常见的贫血类型,然而其严重程度要高得多,多是因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人会表现出全血细胞数量减少,通常情况不会存在肝脾肿大现象,临床治疗多采用注射激素或者促造血因子的促造血治疗方式,促进血细胞生成保障供血。而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前两种贫血类似,也属于常见的贫血类型,多发于孕妇,致病原因则是因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使得红细胞不能很好发育,患者通常表现为脸色苍白,严重时还会出现反复感染或者出血,消化功能也会出现问题,一般通过补充叶酸以及维生素的方式来缓解贫血。

贫血都有哪些表现?

贫血表现大概有这4个方面:第一,疲劳乏力,感到困倦,早期贫血会表现出软弱无力,有的患者还会有低热反应;第二,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现象非常常见,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绞痛或者心力衰竭等症状;第三,头晕、头痛以及耳鸣,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容易犯困,比较嗜睡,一些严重的贫血患者还会晕厥;第四,食欲变差,并且有恶心症状。

贫血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贫血检查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检查:第一,血常规检查;第二,骨髓像,如果贫血原因不明时就需要做骨髓穿刺,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做活检;第三,病因检查,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检查项目也会存在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贫血呢?

贫血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例如比较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大多发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加强身体锻炼,是可以有效预防贫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补充足够造血物质,如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铁。具体来说:

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瘦肉、奶制品、大米、豆制品、苹果、绿叶蔬菜、猪血等,这对预防缺铁性贫血非常有效,此外,在烹饪食物时也可以选择铁锅,这对预防贫血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注意饮食多样化,烹饪时注意不要将食物烹煮过度,使得食物营养成分丧失,同时饮食营养应合理搭配,食物材料应多样化,注意不要偏食或者挑食,否则就会因营养素缺乏导致贫血。此外,想要减肥的人切忌盲目控制食物摄入量,保持身材的同时也要保障身体健康。

对于生冷食物、浓茶以及辛辣食物应适度,辛辣生冷食物不利于贫血预防,而喝茶太多会导致铁吸收效果不好,对此可以通过吃酸性食物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预防缺铁性贫血。

第四,注重身体锻炼,加强身体锻炼也是预防贫血必不可少的,如跑步、登山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通过锻炼强健体魄从而增强骨骼的造血功能,就能达到非常好的贫血预防效果。

第五,保护“造血工厂”骨髓,一些化学性因素如抗肿瘤药物、苯有机砷、磺胺类药物会给骨髓造血带来一定的损伤风险,物理因素如X线、中子等也会给骨髓带来损害。这些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不规范使用都会给身体造血带来极大的威胁。

第六,失血也需要注意,因为失血也会导致贫血产生,因而对于钩虫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疾病应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以免造成其他并发症,如贫血。

对于已经患上贫血的人,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护理呢?

对于已经患上贫血的患者只靠药物治疗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具体来说:

第一,休息活动,贫血患者应依据自身贫血程度适当地进行休息和活动,如比较轻的贫血患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活动应控制在没有感到疲劳的程度,适当休息即可;重度贫血或者慢性贫血患者,可以进行活动但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尽量多卧床休息;对于贫血症状非常明显的重度贫血患者,或者是贫血发生比较迅速的患者必须保持卧床休息。

第二,饮食原则。贫血患者饮食应依据其贫血原因调整日常饮食结构补充缺乏营养物质,如对于重度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饮食中应注意补充叶酸、维生素以及铁元素;重度再生障碍贫血患者如果有出血倾向,则适宜无渣半流食物;如果患者有高热或者消化道出血时,适宜无渣或者流质的食物;如果消化道出血非常严重,不宜进食。

第三,谨遵医嘱服用治疗药物,并注意药物反应和效果。例如口服铁剂适宜在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造成的不适反应,禁止饮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以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时,对于输液速度应把控好,同时留意药物反应;注射铁剂时,应是深部肌内注射。

第五,关注贫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贫血病情严重,贫血反应迅速的患者,应多鼓励、安慰,给予他们支持。

通过上文,大家对贫血以及贫血的预防和护理有一定的了解了。由于贫血病发率非常高,而且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患上贫血,所以对于贫血大家需要正确认识,健康的人应注意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平衡,多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做好预防,对于已经患上贫血的患者,除了治疗以外,也需要做好日常护理,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