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李颖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6%(14/25),治疗总有效率为92%(23/25),护理满意度为96%(24/25),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40%(10/25)、治疗总有效率76%(19/25)、护理满意度72%(1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或消除患者不适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综合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 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劳动生产,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风湿性疾病和肾炎,应积极防治[1]。现抽选我院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2~74岁,平均年龄(49.5±2.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51.2±2.0)岁。两组患者以上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俗称“伤风”。起病较急,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初期出现咽痒、咽干或咽痛,或伴有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如有耳咽管炎可引起听力减退,伴有味觉迟钝、流泪、声嘶或少量黏液痰。全身症状轻或无,可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头痛、不适感等。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及咽部轻度充血等体征。如无并发症,5~7天后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所致。表现为咽痒、不适、灼热感,咽痛短暂且轻,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有咽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等体征。如出现吞咽疼痛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急性病毒性喉炎表现为声嘶、说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可伴发热或咽炎,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且触痛等体征,可闻及喘息声。

(3)咽结膜热:常为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所致。多发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传播为主。病程4~6天,表现为咽痛、畏光、流泪、发热等。检查可见咽、结膜明显充血。

(4)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所致,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咽痛明显,常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2]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伴畏寒、高热。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及空气流通。注意休息与个人卫生。

(2)口腔护理:进食后漱口或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3)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及对症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忌滥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滴鼻液使用1周后若症状未缓解,应改用其他药物,以防发生鼻黏膜缺血坏死[3]

(4)防止交叉感染:注意隔离患者,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纸巾包住口鼻。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每天进行消毒,或用一次性器具。

(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若患者出现鼻塞和(或)流脓涕、鼻窦处压痛提示继发鼻窦炎;若伴有耳痛、耳鸣、听力减退和外耳道流脓等提示继发中耳炎;部分患者可出现胸闷、心悸,眼睑水肿、腰酸或关节疼痛,提示继发心肌炎、肾炎、风湿性疾病等[4]。要加强预防及护理。

(6)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7)健康指导:①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引起疾病的诱发因素,避免受凉、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②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并发症时应立即就医。③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寒能力,同时要戒烟,防止交叉感染。④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

2观察指标与结果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 10(40) 9(36) 6(24) 19(76)

观察组 14(56) 9(36) 2(8) 23(9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9(36) 9(36) 7(28) 18(72)

观察组 16(64) 8(32) 1(4) 24(96)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数(%)]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的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等[5]。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其传染性强,重症患者死亡率高,应予重视。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6]。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易诱发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

本研究中两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6%(14/25),治疗总有效率为92%(23/25),护理满意度为96%(24/25),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40%(10/25)、治疗总有效率76%(19/25)、护理满意度72%(1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或消除患者不适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5,(5).

[2]李宪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106.

[3]赵延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与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5).

[4]徐淑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7):95.

[5]廖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4,(36):391.

[6]孙利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