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的征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小儿哮喘的征兆

李梅

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 611730

哮喘,作为一种支气管异质性疾病,以其很强的顽固性和危害性著称,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哮喘从婴幼儿时期起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类群体,儿童作为哮喘的主要发病群体,其反复发作不仅对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也对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国是一个受哮喘影响较大的国家,哮喘人口数量约三千万,儿童患者更是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对于小儿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仍然不太理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大众对于哮喘的认知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小儿哮喘的病情并送医接受治疗,为了提高我国小儿哮喘的临床控制水平,需要引起广大家长对于儿童哮喘患者的重视,明确小儿哮喘的发作原因和征兆。

一、小儿哮喘的成因

哮喘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直到现在医学界对于哮喘的成因都没有明确的定论,哮喘作为无法根治,没有特效药的顽疾,国际上对哮喘的治疗目标也主要是控制。小儿哮喘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在临床上认为其主要成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遗传学上主要认为哮喘是一种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通常一个家庭不止一个哮喘病人。环境因素相对于遗传因素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如过敏原、季节交替、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污染、病毒感染、情绪刺激、药物、食物诱发等,都可能会引发哮喘的发作。由于儿童本身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免疫功能较差,呼吸道感染和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根据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90%的小儿哮喘都是由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加上现实社会中,非专科医生对哮喘的认知上存在知识漏洞,延误诊断,患儿家长畏惧哮喘,缺乏小儿哮喘的用药服从性,所以小儿哮喘的成因由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在包含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前提下,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小儿哮喘的征兆

根据小儿哮喘的发病临床表现可以将小儿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根据小儿哮喘的发作周期可以分为哮喘发作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本文根据发作周期对小儿哮喘的不同时期的征兆进行描述:

1.小儿哮喘发作前期症状。此时小儿哮喘处于慢性持续阶段,患儿此时可能会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对生活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部分患儿受到环境变化、冷空气或者其他过敏因素诱发的刺激,往往会先产生上呼吸道过敏症状,比如眼睛、鼻子器官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自身症状表达困难,仅仅表现为揉眼、搓鼻等细节动作,进一步则是上颚痒、咽喉痒、干咳等,这些症状往往具有周期性,以每周不同频率和不同程度的出现,持续时间也不固定,可能是数小时也有可能是数天,反复发作可有肺气肿等表现。哮喘早期患儿的症状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重视,或者非专业医生诊断出其他表现性疾病,如鼻炎、咽炎等。因此小儿哮喘的前期发现相对比较困难。

2.小儿哮喘发作中期症状。中期主要典型发作表现为急性哮喘发作,突然发作的喘息是小儿哮喘的主要症状表现,通常在夜间或者晨时发作加剧。喘息程度根据小儿哮喘的严重程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此时患儿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加快,双肺间可以听到弥漫西呼气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吸气时间不一致,呼气时间延长。喘息不断反复,带有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静脉怒张、肝脏肿大、面部浮肿、缺氧昏迷等情形,严重会危及生命。延迟治疗造成患儿病情拖延不愈,会导致患儿出现肺气肿和肺部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时应用药物仍得不到缓解被称为哮喘持续状态,此时可出现明显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死亡率高。

3.小儿哮喘发作后期症状。小儿哮喘通过治疗,各种症状往往会暂时得到较好的缓解,但是小儿哮喘并不能根治,治疗目的只能够做到尽力防控,现实生活中患儿家长往往会对哮喘产生恐惧的心理,症状缓解之后往往会松懈下来,小儿哮喘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家长对此服从性并不高,所以小儿哮喘后期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是一旦环境诱因再次出现,急性哮喘依然会发作,并且越来越严重。

结语:

小儿哮喘的征兆需要患儿家长密切的关注,防止哮喘的发作,要了解患儿的过敏源,防止患儿因过敏原吸入而哮喘发作,引起小儿哮喘的最常见过敏原是螨。驱除尘螨要求改善居室环境,做到通风防潮多晒太阳,从源头上回避哮喘过敏原及其他的触发因素。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患儿要保持内心平静,适量进行运动加强身体素质,最后,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应当是长线战斗,不能因为症状的缓解就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