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学学科 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我国中药学学科 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舒尊鹏 夏天乙 杨燕妮 丁子禾 钟仁兴 王毅 *

广东药科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中药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在中医药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分析部分具有中药学博士、硕士授权点高校的课程设置、选用教材、教学评价方式等基本情况后发现,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中药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差别较大,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本文旨在对其进行总结并给予一定启示。

关键词:中药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Zunpeng Shu, Tianyi Xia, Yanni Yang, Zihe Ding,

Renxing Zhong, Yi Wang*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PR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raining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fter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curriculum setting,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eaching in many universities with the authorization of doctor and 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t is found that the course sett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in China varies greatly, and each has its own advantages, but also has some irrationality. This paper aims to summarize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KeywordsChinese Materia Medica;postgraduate;curriculum construction;situation analysis

2016年2月22日,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中国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相关医疗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相关医疗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1]。社会与行业不断扩大对中医药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应不断为行业、社会和国家输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中药学人才。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即为课程建设[2]。加快推动和改善中药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次研究通过调研部分具有中药学博士或硕士授权点高校的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对比各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为更好地完善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课程设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的文件要求,课程基本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包括指定选修课和非指定选修课。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课程都要在培养方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程可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进行有选择的学习[3]。基于以上内容所调研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以下特点:

一、基础课程及学术课程基本一致。教育部文件中要求“课程设置可按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宽,要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在调研反馈中仅有4家高校是根据二级学科设置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其余均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在外语课程设置方面,少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掌握两门外语或要求专业外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研究生学习英语课程,多数高校仅要求博士研究生掌握一门外语。在开设的英语课程中,多数高校讲授医学英语,个别院校针对博士研究生开设药学英语课程。仅有极少数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此外,学术课程调研反馈中有8家高校将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和效果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更多的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一定次数、一定层次或者一定学分的学术活动,但不纳入总学分中。

二、跨学科选课设置较为普遍。调研中半数以上的高校允许研究生进行跨学科选课,多数院校不具备研究生跨校选课的条件。研究生通过“导师-学院-学校”审核备案的形式,可以跨专业、跨校进行选修课的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者,承认其学分。能够开展此类课程的高校主要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 地域优势,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地处发达城市,教育水平、高校数量、专家学者数量均较高,逐渐形成了“区域课程联盟”体系,研究生可进行跨校选课;2. 学校优势,多数综合性大学由于校内专业众多,区别于中医药类院校只局限于医药相关领域,可利用其自身优势,为研究生提供不同专业的课程学习。通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协作,促进学校跨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快速培养[4]

三、补修课程及特色课程的设置体现学科与自身特色。在对非医学背景或本科为西医院校的高校调研中发现,有5所院校要求本科专业为非中医药背景的研究生在入校后必须补修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几门本科主干课程,要求研究生参与统一考试,所得成绩记入档案。补修课程为非学位课程,不记学分。开设此类补修课程的高校基本为中医药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和西医院校相对忽视专门设置补修课程,但提倡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选修课中选择与中医药基础知识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另外一些高校开设了部分特色课程,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利用药学与民族药学相结合的特色,开设了“中药学与民族药学专论”等课程,努力从多方面培养具有民族医药知识结构的中药学高层次人才。

教材使用

目前我国在中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没有专门针对中药学研究生授课使用的统一规划教材,多数仍是以本科教材内容作为主体教材,缺乏独特性和系统性[5]。但是多数高校会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具体内容,结合学校、学科及研究生实际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参考书目。部分高校会集合专业学科中部分专家学者的学术精华和理论总结,自编出版教材,供本学校和兄弟院校使用。在是否需要使用统编教材的调研反馈中,一线教师统一认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本科,但是教材内容普遍更新不够及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提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更多的是希望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本领域的前沿性内容,让学生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技能。

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调研中,我们发现各高校在授课形式上多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同时在一定比例上采用研讨式、案例式、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等复合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理论课教学主要以“问题式为基础,即(PBL)”以及“以小组为基础,即(TBL)”的教学形式进行。其中讲授式教学占总学时比例约60%,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占总学时比例约40%。

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是当前检查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凡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均需通过考核。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考核总体方式基本一致,课程考核在结课后1-2周内进行。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以笔试为主,闭卷或开卷),按百分制记录成绩。必修课一般应进行考试,若属于专论或其他不适合考试的课程即采用其他方式考核,如撰写读书报告、PPT的专题演讲或讨论、论文等。成绩合格者,可取得学分。闭卷、开卷和其他形式考核所占比例大致为20%、30%和5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中药学高精尖人才以及建设优质中药学学科课程不仅是一项伟大工程,更是一种责任。本次在对高校当前的中药学课程建设的调研中着重调查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的相关方面的现状,能够分析发现当前课程设置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以及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各高校的中药学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Z]. 国务院[2016]. 2016-02-26.

[2] 陈蕾, 王普霞, 吴皓等.实践导向下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1(1):61-63.

[3] 刘芸.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其关系[J]. 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8, 14(2):84-87.

[4] 王宇欣, 李保明. 美国康奈尔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J]. 农业工程, 2013, 3(1):80-83.

[5] 王术玲, 曾元儿. 构建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 中国药房, 2013, 24(16):1534-1536.

[*第一作者] 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通讯作者] 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资助]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计划项目(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17JGXM-ZD20)、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