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

孙明连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266071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供给质量来带动需求发展。我国不仅在经济方面需要供给侧改革,在高等教育中同样需要。当今的医疗卫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转变,而医工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又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医疗卫生市场的矛盾,探讨如何以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来提高医疗卫生创新人才的供给质量。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医工交叉 平台建设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的主要矛盾聚焦于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供给侧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人才无法满足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这必然要求我国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这要求高等学校需要进行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人才供给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达到实现精准供给的目的。

二、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医工交叉学科发展现状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的概念在国外由来已久,如斯坦福大学等诸多大学已经成立了医工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心。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高等学校的医工交叉学科的发展,并把医工交叉学科的发展作为一种战略来促进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以及科研产出。我国在医工交叉学科方面的建设较为落后,经验还不够充足,尤其是医工交叉学科发展的理念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即使我国的医工交叉学科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为滞后,但我国目前已经在反复强调发展高等学校医工交叉学科的发展。这可表明,高等学校的医工交叉学科发展可以成为医学教育方面解决供给与需求矛盾的主要方向。

三、我国高等学校医工交叉学科发展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一些一流的综合型大学与某些医科大学强强联合,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各自的实力。但是,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功利的问题,导致医工交叉学科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科之间存在壁垒导致学科相结合的意识薄弱

在我国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充分,问题思考不够深层次以及战略设计方案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科壁垒的问题愈发严重,学科结合意识薄弱,这阻碍了学科交叉发展的进程。缺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学科交叉发展是无法真正做到供给侧改革的,也无法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创新人才。其次,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无法做到有效的融合。医学科目注重实际操作,工学科目注重理论研究,医学科目与工学科目之间的固定化思维在学科交融之间形成了壁垒,不利于我国医工交叉学科的平台建设[1-2]

(二)交叉学科的应用性较低

当前我国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更多的是聚焦于工学学科上,而忽视了对医学发展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国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工学学科那样突出。医学学科方面的研究虽然注重实际操作,但都只是对理论进行操作演练,并没有在临床中去加以证实,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运用中去。此外,在我国学科建设基金计划中,交叉学科的基金支持往往游走在边缘地带,这导致交叉学科的发展资金供应不足,人才供给不足,这是不利于我国交叉学科开展一系列的科研活动的。因此,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就更难转化为实际运用。

四、供给侧改革下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对策

为了应对以上所述的在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应当合理创建一个交叉学科发展的平台,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培养更过医疗卫生创新性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学科氛围

医工交叉学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高校内的理论研究合作,还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当中去。在舍友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高校应该与各大合适的医院进行合作,为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人才提供宝贵的临床资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学科氛围。

(二)调整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医工交叉学科不应该仅仅是医学学科的学生与工学学科的学生相合作,而应该在这些学生本科专业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将医学学科与工学学科合理地结合,让学生在这些科目之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化学科之间的资源配置。在研究生阶段,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3]

五、总结

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医疗卫生与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了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发展的不足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各个学科发挥各自的优势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文所探讨的关于供给侧改革下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内容对交叉学科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顾鸣敏,李培勇.我国研究型大学医工结合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医学教育探索.2019,78(5):577-580.

[2]张良.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89(4):11-15.

[3]程书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改革思想[J].国家行政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