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医珍治脾胃病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关于中西医珍治脾胃病的研究

李国骏

黄山市中医医院 245000

【摘要】脾胃属土,位于人体中焦,是气血化生的重要源头。生理上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近年来,脾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实际中,我们应加深对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认识,用辨证的方法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脾胃病。该方法诊断准确,缩短了疗程,保证了疗效,能够彻底治愈,是目前彻底治愈脾胃病顽疾的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脾胃病;中西医结合;论治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的不断进步,许多医务人员对脾胃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特征,根据相关生物学、组织化学和免疫学知识,根据影像诊断、染色涂片检测和胃镜诊断等多种检验技术,能更好地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患者的脾胃状态进行观察,病证结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脾胃病进行治疗,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一、脾胃病患病原因

(一)外部因素

脾胃病的主要外部因素有“饮食不节”和“外感之邪”。饮食不节包含了“不规律饮食”和“不卫生饮食”,饮食不节将直接导致脾胃功能受到损伤,若患者出现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饮食过于油腻辛辣,这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出现障碍,营养物质难以吸收,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外感寒、湿、燥、热之邪,最易伤脾胃,有相关中西医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季节及寒潮已经成为影响患者脾胃的最主要原因,当寒潮来临的过程中,将有将近一半的脾胃病患者病症会加重。[1]

(二)内部因素

脾胃病的原因不仅仅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患者能够被外因所扰,其根本还是内部因素在作用,中医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的正气虚主要表现为脾气的虚弱。脾胃气虚的患者一般人体素质较弱,这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不强,正不抗邪,故病邪侵入患者体内,发为疾病。据相关人员研究证实脾胃虚弱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还有相关医学报道中提出对患者的唾液功能进行分析后发现,脾胃虚弱的患者唾液腺的分泌功能也会随之降低。[2]采用电镜对脾胃病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的淋巴细胞和细胞内的线粒体体积均大于正常人,且患者的染色质有增加的现象,患者细胞核的核仁较大。[3]由此可见,脾胃虚弱患者的免疫功能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已经有依据。

二、脾胃病本质

当前临床主要将脾胃病纳入消化系统类疾病,所以当前对脾胃病的本质进行探究,主要成效分为以下几点:

(一)胃肠运动

患有脾胃病的患者经常表现为气息短促、食量减少、反应迟缓、嗳气、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相关医学研究人员采用X线对患者的消化器官进行检查后发现,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胃肠动力功能的异常。[4]

(二)消化功能

人体需要消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获得自身运动的能量,可见消化功能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体消化功能的了解,能够对患者脾胃的运化作用进行分析。据相关研究证实,若是患者脾胃虚弱,则患者血清中所含有的胃泌素的量也会较低,这就直接降低了患者胃粘膜血液的供应量,导致营养不充足,影响淀粉酶的数量,影响胃酸的分泌水平。[5]可见,脾胃在人体中发挥着运化的作用,若是患者脾胃虚弱,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进而出现疲乏无力,工作能力下降。

(三)吸收功能

脾脏的升清能够促进脾胃的吸收能力,相关人员采用木糖进行吸收试验以探究患者肠道的吸收功能,主要由于木糖能够以被动的分解方式被患者吸收,且不会被分解,并排出患者体外,所以若是患者尿中所含的木糖值较高,则说明患者吸收功能强,但是脾虚患者的木糖排除率远远低于正常人。[6]

(四)其他

消化道激素、神经内分泌、血液微循环和胃肠道菌群,任何一环节的失常都是导致脾胃病的原因。消化功能需要依靠各种消化道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胆囊收缩素等多种激素的支持,所以激素不足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健康;神经能够调节人体的各种平衡,如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的亢进,则会导致患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血流量降低会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出现腹痛、腹胀、纳呆、腹部喜暖等胃肠道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胃溃疡、腹胀、大便异常等胃肠道症状。[7]

三、脾胃病的中医证型研究

中医理论的确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创新,以此不断深化中医的治疗效果,随着西医的渗透,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能对脾胃病的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下面就中医辨证理论对脾胃病的研究进行分析:

脾胃病的辨证以虚实为总纲,先辨病在脏在腑,次辨寒热、阴阳、气血。脾主升清,满而不能实,胃肠主受盛化物,实而不能满,故脾病多虚证,胃肠病多实证。

(一)实证

寒证:寒邪客胃,多见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恶寒喜暖,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为治则。可选高良姜、香附、吴茱萸、乌药、九香虫、木香等温热药物。

热证:胃肠实热,多见高热,或日晡热甚,腹部硬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汗出口渴,甚则神昏谵语,狂乱,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脉沉实有力。以清热泻腑为治疗原则。可选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石膏、知母等寒凉药物。

湿邪每多挟寒、热之邪,湿邪为患,多见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渴不多饮,大便粘滞不畅,苔腻,脉滑等证。根据挟寒、挟热不同,或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可选苍术、白术、白豆蔻、草豆蔻、黄连、黄柏等祛湿药物。

(二)虚证

气虚证:脾气虚,多见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晄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以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可选人参、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补气药。

血虚证:脾血虚,多见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健忘,失眠,体倦乏力,纳差食少,舌淡,苔白薄,脉细弱。以健脾养血为治疗原则。可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鸡血藤、紫河车等补血药。

阳虚证:脾阳虚,多见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以温阳健脾为治疗原则。可选附子、干姜、高良姜、肉桂、红参、花椒等补阳药。

阴虚证:胃阴虚,多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以滋阴养胃为治疗原则。可选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生地、百合等。

综上所述,患者出现脾胃病的原因主要是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自身代谢紊乱,或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以虚实为总纲,辨脏腑、寒热、阴阳、气血。只有将中西医相结合,合理选用西医相关技术,灵活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有的放矢,才能尽快恢复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小燕,蒋璐,黄穗平.黄穗平教授辨治脾胃病[J].新中医,2015,15(8):296-298.

[2]沈洪,刘沈林.脾胃病脾虚证病理基础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 ,1988年第4期,43-46

[3]孙惠芝,管小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的新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5):12-13.

[4]恽敏,徐景藩,丁沦清,孙鸿年,梁定,余季訚.胃脘痛中医辨证与X线观察(1000例分析) [J].黄河医学,1994年第3卷第1期,59-60

[5]沈洪,刘沈林.脾胃病脾虚证病理基础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 ,1988年第4期,43-46

[6] 郑媛嘉,张磊,郭文峰.黄芪对脾虚大鼠小肠葡萄糖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7,28(06):703-707.

[7] 张万岱,曾锦章.胃肠运动与中医脾胃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年第2卷第4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