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于秀英

新青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伊春市 153000

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等指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效果,但后者更能提高疗效,而且治疗安全、不良反应率低。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临床治疗 效果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ctivation time of partial thrombin, prothrombin activity,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ctivation time of partial thrombin, prothrombin activity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Conclusion: although bo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have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latter is more effective, safe and has low adverse reaction rate. 

Key words: aspirin;Clopidogrel;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冠心病属于心脑血管常见性疾病,目前发病率逐年增加,易发群体也呈现老年化趋势。从病理机制看,冠心病从本质说属于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进而使血小板聚集从中起到关键性作用[1]。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采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够发挥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是将其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却广受争议[2]。为了探究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临床效果,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5.25±4.25)岁;病程1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1.25±0.28)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4.54±4.22)岁;病程1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1.35±0.25)年。患者均排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在针对性治疗前都必须行常规药物治疗:给予他汀类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等药物以帮助患者降低血脂、改善冠心病状况;行常规低分子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J20040006)治疗,50mg/次,1次/d,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者行阿司匹林肠溶片(陕西必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H61023537)治疗,75mg/次,1次/d,共治疗3个月。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凝聚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比较(n=50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6.56±11.32

44.42±11.32

观察组

55.45±12.25

31.45±12.25

3.结论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目前我国得冠心病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加重了社会上年青一代的生活负担。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卜、乏力状况,严重的症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功能衰竭,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较复杂,病情病程长,易反复,加上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差和其他并发状况较多,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 了难度,导致冠心病的死亡率较高。目前,冠心病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降低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发生频率以及降低病死率[3]。临床通常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药物治疗,但研究中发现,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属于抗血小板类药物,该药物能够抑制人体内血栓素A2的分泌和合成,所以在冠心病治疗上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阿司匹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体内环氧化酶1的合成,促使血栓素A2合成受阻,进而发挥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该药物同样会抑制PG12合成,显著减少肾血流量,促使水钠潴留现象出现,这不利于将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纠正。虽然阿司匹林短暂能提高患者临床症状,但若长期服用会带来胃肠道反应和一系列并发症。而氯吡格雷则有些不同,该药物通过充分结合患者机体内的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而阻碍二磷酸腺苷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活化,抑制血小板,不会对PG12合成造成影响。所以该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效果,而且还不会对抗心力衰竭作用产生影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氯吡格雷治疗方案在临床逐渐被广泛使用。另外,氯吡格雷药物作为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因活化因子、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等导致的血小板集聚。阿司匹林虽然对冠心病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作用,能够通过对环氧化酶失活的抑制来防止血小板的集聚,避免血栓现象的发生,但是与氯吡格雷相比,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使用氯吡格雷药物要注意用药时间与用药剂量的规范,保证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血小板凝聚率以及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是氯吡格雷属于新型的唾吩并毗吮类衍生物,不仅对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血小板受体相结合具有抑制选择性,而且也能有效抑制激活ADP和糖蛋白GP复合物,终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目的。因此这类药物目前被广泛运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当中。冠心病的治疗是极为关键的是使患者的血小板凝集率明显降低。本研究发现,氯吡格雷药物的效果、安全性均较好,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可以代替阿司匹林药物。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和氯匹格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效果,但后者更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治疗安全、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磊,褚俊.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及超敏C放映蛋白、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5):558-561.

[2]于海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分析.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263-264.

[3]熊日成,向定成,俞宙,等.阿司匹林与氯毗格雷联用一年的安全性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202-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