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李卫松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50001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的动脉压上升症状,若病人的高血压长时间未得到有效地控制,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悸、头疼、胸闷等,还会影响到心、肾等脏腑器官,导致脏器受损,甚至衰竭。本文阐述了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提出了几种常见的中医疗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高血压;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导致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较高,是诱发脑中风、冠心病疾病的主要因素,给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一般采取预防+控制的治疗原则,控制患者的血压状态,据调查,通过中医疗法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工作者加强高血压中医学研究尤为重要。

一、高血压的致病机理

在以往的医学理论中,高血压的疾病机理为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属于“标实本虚”证,实证以痰、火、痕、风等致病。虚者表现为气血亏虚,发病于肾脏、肝脏,慢慢涉及脾、心等器官。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如下:其一,情志不顺。病人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过于悲伤的情绪,进而引发“五志”过极、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过激的情绪极易引发肝火旺盛,造成肝阳上亢,血压上升。其二,饮食不节。病人过饱、过饥,或偏食肥腻、辛辣食物,会对机体的脾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因化湿伤脾,积聚成痰而致晕。其三,劳逸失衡。若病人过于劳倦,也会引发气血大伤,阴精缺乏,从而引发头晕、目眩等症。且病后体弱、肾精亏虚、老年群体一般会存在正气不足、脏腑内的气血不畅,导致阴虚阳亢。其四,先天之精匮乏。遗传因素的影响,天生体质偏阴虚、痰湿,易引发疾病[1]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

(一)中药治疗

第一,雍盛痰浊证。若人长期摄入辛辣、富含脂肪类食物,会损伤脾胃,引发气血不畅、痰痕淤结。高血压患者临床多伴有心悸、头晕、食欲不佳、胸闷,以及舌苔泛白、体倦肢困等症。治疗时,应当坚持“祛痰化湿”的原则,据调查发现:牛膝引血下行法,能够起到良好的祛湿、化痰的功效,从而控制血压。施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尼群地平片”联合疗法,可降低血压。酌情服用“姜辛五味止咳汤”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降压作用[2]。此外,还要对芳香化湿、苦温燥湿类药物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发现:临床中,施予祛痰化湿的药物疗法,对治疗雍盛痰湿证高血压具有显著效果,可平稳病人的血压,控制心室重构,缓解临床并发症。第二,肝火亢盛证。情绪失控,怒而伤感,火热上冲,气郁化火,血压上升。这类高血压病人在临床一般表现头晕眼花、咽干口苦、面红耳赤、焦躁不安、舌质发红等症。以“清肝泻火”为治疗原则。羚角钩藤汤可以控制血压,改善了患者的心脏、血脂情况。施予祀菊地黄丸、龙胆泻肝汤等,对肝火旺盛患者予以治疗,可起到降压效果。第三,肝阳上亢证。对于这种高血压病人,在临床中表现头晕眼花、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脉细数等症状。建议以“补肝血益肾气”为治疗原则,结合患者阴阳偏盛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例如:治肝可适量选取镇肝熄风汤、祀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等方剂,灵活运用“柔、补、敛”三法,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调节临床不适症状[3]。第四,阴阳亏虚证。肾仍人体之根本,若肾气充盈,则机体的各个脏器可正常活动。故肾气亏虚症的高血压病人,临床一般伴有耳鸣、头晕、耳聋、腰酸软、畏寒等症,男子遗精、脉细数;女子经少、色浅。建议以“滋阴补阳”为治疗原则,施予左归丸、四君子汤等。据研究发现:结合不同的高血压症候特点,采用右归丸对肾脏阴阳双亏证予以治疗,可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血压水平。

(二)针灸治疗

针刺是一种中医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予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对于降低血压具有显著效果。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人体经脉上的腧穴对精气起到汇聚作用,可在对应的经络穴位上施予针灸,调节气血、刺激经络,从而治疗病症。针灸疗法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便捷性优点,一般情况下,针灸涉及的人体经络主要有肝、胃、胆经等,穴位有降压沟、曲池、涌泉等。常见的高血压针灸疗法包括电针、针刺、艾灸等疗法。根据人体的经络运行规律,有效地选择针刺点,在不同的时间对患者的腧穴予以刺激,能够让病人的血压平稳,起到“静心安神”的功效。据调查,对阴虚阳亢症高血压患者施予艾灸治疗,可平冲降逆、滋阴潜阳,使血压得到明显地降低[4]

(三)其他疗法

在中医治疗高血压疾病中,还可采取足浴法、膏药法、推拿法、药枕法等外治疗法。例如:采用膏药法的时候,可自主研制降血压的膏药,外敷于穴位处,达到降压功效;而足浴法目前已经在我国很多大型中医院推广使用,以高血压处方进行泡脚,达到经脉疏通、平肝降压的功效;关于药枕法,例如:可选用夏枯草、菊花、橘子皮等做成药枕,对于缓解高血压状况起到良好效果;推拿法,是指在患者服用降压药期间,对颈背的肌肉、督脉加以按摩,或拍打,具有降压作用。

结束语:

目前,临床对高血压疾病未产生充分的认识,仍然以西药为主导。虽然中药的降压时间较慢,但是中医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具有持久降压,毒副作用小、有利于预后等优点。因此,建议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充分地研究现代药理知识,适当采用中医疗法,提升高血压综合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天琼, 董波.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17):63.

[2]杨学青, 黄力. 中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Z1):328-331.

[3]单鑫.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v.41;No.448(09):2021-2022.

[4]潘敬顺.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 28(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