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3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王丽萍

(博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玉林 537600)

摘要:分析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现今技术及研究改进方案,以提高我县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技术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研究

卡介苗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1]。根据我国疫苗接种的相关政策,卡介苗已经是我国计划内免疫疫苗,是免费疫苗的一种,主要的接种对象为新生儿;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中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在产科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当新生儿出现禁忌症时,需暂停接种卡介苗,视新生儿身体条件而定,但是部分新生儿家属对接种疫苗的流程、时间等不了解,出现漏种、迟种等现象,从而增加新生儿结核病发病率,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引发医疗纠纷[2-3]。为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及保证新生儿及时准确的接种卡介苗,我疾控中心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进行规范性改善,以期提高我疾控中心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技术及家属满意状况。

卡介苗接种现状

1.1简介卡介苗

20世纪初由卡迈尔和介兰成功研制出治疗结核的疫苗,命名为“卡介”;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解毒活疫苗[4]。我国采用菌种生产技术,将菌种培养9天后,收集菌膜、浓缩、稀释、冻干等制成粉剂并投入使用[5]

卡介苗是以抗原初次感染人体,经吞噬细胞吞噬后,经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后,促使机体产生记忆T淋巴细胞;从而使机体二次感染结核杆菌后,T淋巴细胞激活分化,起到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快速灭杀结核杆菌[6]

1.2卡介苗接种流程

接种前,准备器材,接种护士接种前准备疫苗(2℃~8℃)、注射器、急救药品等,接种前对所用器械检查,对于有异常的疫苗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更换疫苗[6]。(2)新生儿选择,接种前与医师进行沟通,确定是否适宜接种,对于低体重儿、严重窒息、湿疹等新生儿需暂停接种。(3)接种,认真核对新生儿的基本信息、接种的疫苗等,确认无误后进行接种操作。协助家属将新生儿置于接种床上(右侧卧位),选择新生儿左侧上臂进行注射0.1ml卡介苗,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3)接种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填写接种疫苗记录本,并在接种后观察新生儿30分钟后送回病室,以防意外发生[7]

1.3卡介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周正英[8] 研究表明,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全身反应多为低热,附近淋巴结轻微肿大(<1cm),大约2周左右,局部出现红肿,随后化脓或溃疡,8-12周结痂,形成卡疤,前后历时2-3个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异常反应为局部脓肿和溃疡长期不愈(>6个月),淋巴结肿大(>1cm)、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颜家平[9]等研究中发现,400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中,13例异常反应,其中以7例常见的局部反应为主,未见严重异常反应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13例不良反应新生儿经相关护理干预后均可痊愈。由此可见,接种前进行新生儿体格等筛查,排除低体重儿、窒息新生儿等,可有效的减少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出现的严重异常反应。

2.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护理改进措施

2.1设计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告知记录单

建立新生儿疫苗接种小组,为新生儿接种建立合理的接种告知记录单,主要的内容为:新生儿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出生日期、性别、联系电话、疫苗接种时间、疫苗接种地点、接种室联系电话、接种前基本注意事项等,记录单一式两份,一份由接种室保管,一份送至新生儿家属,家属凭借记录单进行卡介苗接种。马萍等[10-11]的研究中显示,合理的接种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有利于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并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医院的人性化护理,体现对新生儿健康的关怀,协助监护人对新生儿的疫苗接种进行合理的监护,从而杜绝漏种、迟种等现象的发生。齐艳[12]研究也表明,告知记录单不但简便、记录真实,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视,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监护人对接种疫苗的重视,提高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率,降低儿童结核病的发生率,从而达到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目的。

2.2成立无缝连接式的护理工作模式

接种室及产科共同成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小组,制定新生儿接种的流程、质量控制以及新生儿接种的保障安全性相关措施,建立自查自纠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并每月进行考核、检查,分析检查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中的免疫检测率、卡痕成功率、疫苗使用率、不良反应率、差错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进行及时整改。每年我县疾控中心都会组织统一培训,提高接种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健康宣教能力及安全防控意识等,从而保障接种的安全。(2)健康宣教,肖玉娟等

[13]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及时向新生儿监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宣教,通过宣传册、多媒体等促进监护人员熟练掌握卡介苗接种意义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3)疫苗监管护理,高静[14]指出,遵循疫苗管理制度,将卡介苗置于2-8℃冰箱中保存,并每日对温度进行记录(每日两次),严格统计与记录疫苗的有效期,对使用后的安剖需严格遵循医疗垃圾处理制度进行处理。(4)新生儿筛查,严格禁止低体重儿、出生时有窒息、出生后湿疹、黄疸、左侧上臂有红肿、皮疹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并及时与监护人进行沟通,表明卡介苗接种的筛查要求及卡介苗补种时间等,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5)接种,根据新生儿接种的告知记录单进行核查,并为新生儿建立接种卡,记录新生儿的姓名(母亲姓名)、出生年月日(精确至分秒)、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时间等。接种护理人员需检查冻干卡介苗疫苗的包装、批号、有效期等;无误后将冻干卡介苗进行稀释,取0.1ml稀释液,在新生儿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下(部)皮肤进行接种。卢晓[15]研究中注射法可分为新型注射法及传统注射法,选取200例符合卡介苗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新型注射法,稀释冻干卡介苗后取0.1ml稀释液,常规消毒皮肤,护理人员捏起新生儿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下(部)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0刺入皮内后,再平行进针0.3cm-0.5cm再注入疫苗,注射完毕拔出针头。传统注射法为稀释卡介苗后取0.1ml稀释液,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0角刺入皮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注射菌苗,注射完毕拔出针头。根据接种的手法不同,新生儿注射的总有效率中,新型注射法(95%)显著高于传统注射法(60%),P<0.05差异显著。且注射成功率、稀释液外溢率、标准皮丘率等新型注射法均优于传统注射法;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注射手法,有利于提高卡介苗注射成功率,此外,新型注射法注射部位刺入皮肤后再向前推进稍许,从而减少稀释液外漏现象,提高注射成功率及注射质量,提高护理质量。(6)接种后护理,向新生儿监护人宣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1天内不可清洗新生儿左侧注射部位的皮肤,并保持注射部位皮肤干燥、清洁,出现白色脓疱期间,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2-3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把它抠去。防止脓疱沾水;为新生儿勤换衣物,保持局部皮肤干燥等,预防细菌侵袭。嘱咐监护人在接种后少量多次喂新生儿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细菌侵袭。接种后在接种室观察30Min,预防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并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监护人接种室已经做好相关防护准备,一旦出现异常可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监护人紧张等不良情绪。告知新生儿监护人接种卡介苗后一般情况下,需2周左右时间,接种的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脓疱,破溃后脓液排除后1-2周内会结痂,接种处皮肤会永久性存在一个小疤痕,接种后至结痂整个过程历时2-3月左右的时间,其中的脓疱无需特殊处理,只需保持接种皮肤周围清洁、干燥即可[16]

2.3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护理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①局部红肿,邻近淋巴结发炎、破溃,无需药物处理,需加强局部皮肤护理,避免衣物摩擦、抓挠等,禁止挤压。若局部皮肤破溃,用无菌纱布擦拭。接种处结痂后,无需处理,结痂可自行脱落,避免感染。②全身发热,低热患儿多喝水,对于发热>38.5℃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或者给予乙酰氨基酚退热,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孙宇红[17]研究显示,少数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局部脓肿和溃疡长期不愈(>6个月),淋巴结肿大(>1cm)、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溃疡长期不愈,可将异烟肼粉撒于溃疡上,脓疡有破溃趋势,应及早切开,用20%对氨基水杨酸油膏条或利福喷丁纱条引流。淋巴结肿大,早期可局部热敷,必要时口服异烟肼,每日一次,服3-6个月。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进行相应的治疗。

2.4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护理注意事项

接种操作人员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保证接种卡介苗时,接种部位和进针深度无误,深浅恰到好处,位于表皮、真皮之间,确证卡介苗注射于皮内,准确抽取卡介苗稀释液,王秋[18]认为,应确保注射皮内计量为0.1ml,含有卡介苗0.05--0.1mg,以确保新生儿产生适当反应,促进新生儿获得良好免疫。从而减少注射时导致的卡介苗外漏,机体反应性差,产生特异性免疫差等不良反应。注射过深、计量>0.1ml等则会导致新生儿机体反应过大,从而诱发新生儿的身体损伤。同时在接种卡介苗前中后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细菌感染等不良反应。同时在护理人员接种卡介苗后,需及时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在2—3个月内避免与结核患者接触,以免诱发结核感染。新生儿卡介苗接种3~4个月内及时随访,确保卡痕的合格率。研究发现

[1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适的注射手法及卡介苗接种流程,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卡痕的合格率>95.00%;从而保证了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质量。马萍研究与本次探讨结论相近,采用无缝连接式护理应用在卡介苗接种时,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监护人的满意度(95.13%vs83.70%),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接种安全性、接种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因此,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期间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提高新生儿监护人的满意度。

3.讨论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牛型类结核杆菌,通过人工加工培养产出的减毒类活疫苗。在预防及控制结核病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

卡介苗主要的接种对象为新生儿,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进行接种,但是对于低体重儿、出生时窒息、严重黄疸等新生儿需严格禁止24小时内接种,并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卡介苗接种时间可在出生3个月内进行,从而减少接种卡介苗后出现的局部脓肿和溃疡长期不愈(>6个月),淋巴结肿大(>1cm)、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不良反应,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质量。接种时严格执行规范操作、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严格要求卡介苗接种时的冷链、摇匀、皮内、足量注射;从而保证接种的效果。接种后需加强卡介苗接种后护理宣教教育,减少因新生儿监护人知识缺乏导致的局部接种皮肤护理不当出现的皮肤破溃、感染等现象。加强接种后新生儿观察,对异常反应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高接种成功率,提高接种合格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新生儿监护人的满意度。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一个长期 护理工作,时间较长,因此制定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护理措施及相关档案,严格执行接种期间相关护理操作流程,有效的提高接种成功率,减少迟种、漏种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美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1911-1912.

[2]赵秀艳,柴宝艳.产科专职护士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30):3836-3839.

[3]苏静.400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48+150.

[4]徐心爱.对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2):212-213.

[5]车荣,李惠云.新生儿卡介苗未接种告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02):41-42.

[6]吕学英,王玉玲,郭入军,张俊光.小儿卡介苗接种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3):119-120.

[7]索桂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的改进与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3):168.

[8]周正英.12000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1):129-130.

[9]颜家平.卡介苗接种和接种后反应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3):249-250.

[10]马萍.无缝链接式护理在保障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和安全中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3):285-286.

[11]焦艳英. 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安全性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12]齐艳.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1(3)::19.

[13]肖玉娟[1], 张世炳[2]. 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注射卡介苗疼痛干预的效果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10(24):194.

[14]高静, 钱国友. 疼痛与舒适护理联合应用于儿童卡介苗接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6(11):43-44.

[15]卢晓.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观察[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9):142-143.

[16]王侃. 对接种卡介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7):243-245.

[17]孙宇红. 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卡介苗同时注射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1):100.

[18]王秋. 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用于小儿卡介苗接种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9(1):226.

[19]谢琦. 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用于小儿卡介苗接种对小儿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