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电网智能改造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农村电网智能改造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朱银珠2詹萍萍3吴彦伟1杨新海1董杰

1.国网安徽省蚌埠供电公司安徽省233000

2.国网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供电公司安徽省230000;3.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210003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网智能改造项目要结合实际需求,以保证整体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结构贴合实际需求,在对电网中无功功率进行深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电网供电质量进行分析,也要对电网负担参数和相关需求进行系统化分析。正是基于此,在新农村电网智能改造项目中,应加强对无功补偿技术的有效利用,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整体规划当中。本文从新农村配电网智能化项目分析入手,简要阐释了电网智能化改造项目运行技术,对农网改造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电网智能;改造工程

一、农村配电网智能化

智能电网技术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实现对农村和边远地区配电网能源消费的可控、能控,在主网故障前提下的自恢复、需求调节等。由于与城市中心比较,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负荷集中度偏低、分散性更强,因此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可以利用它完善的数据基础,更加准确地获得和预测负荷的大小和地址,从而减轻系统基于不确定性的负荷。

(1)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多采用长距离、辐射式配电线路,因此电压降大,变电站运行电压偏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电能质量要求。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线路末端安装电压传感器,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变电站,通过调节运行电压使变电站电压满足末端最低允许电压,线路终端保持适当的电压水平。这样既可以提高用户用电需求,又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优化配电网电能质量。

(2)利用变电站、线路数据,付费电能表和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运行信息,从而计算线路、变压器损耗和进行负荷平衡分析。

(3)针对农村地区分散的特点,通过智能计量通信网络可以获得需求控制或价格控制信号。在电源短缺进行需求控制时,可在农村配电网上安装新的需求控制/响应系统,采用更复杂的双向通信监控系统,实现负荷的可控和能控。

二、农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农村网络智能化主要是在技术上体现自动化、互动化和信息化,管理上我们要体现信息快速处理、标准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信息处理化是统一智能电网运用的基础,我们农网中主要表现是整合农村电网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库,依靠我们智能通信系统,共享技术资源,为我们管理团队一体化提供决策技术。自动化是智能化的直观体现,在农网智能化中为我们提供发展水平,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的软件系统,来实现高效率的信息采集和信息传输,实现网络自动化运行并提高管理水平。互动化是联系电网智能的基本需求,在农网中为电力的输送和农村发展的需要相结合,而采取的智能用电和互动新技术,通过对信息的实时处理,为我们提供简洁、清晰、安全的服务,实现农网中分布电源和储能装置的良好接入,保障电力安全、高效的输送和应用。新世纪的电网只有运用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才能适应未来的电力需求,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对电力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必须结合科学技术,打照智能化的电网调度。

电力的智能调度是我们建设智能化电网的关键,是智能电网输送的中枢神经,起着维持电力生产的基础,是我们保障电网输送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农网智能调度是实现农网智能运行的一个重要研究。主要是通过现代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在农网调度过程中,实现信息收集、建立模型、自动分析、决策、管理等多方面的智能化,全面的预警机制、可视的多维展现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农网智能调度是以农网一体化智能为依托,通过它来实现调度智能化的基本应用,其基本特点是安全、统一、高效、经济、公正。

三、全面加强农网自动化建设

1优化通信终端控制技术

在我国新农村电网智能化系统不断建立的过程中,相关项目要结合当地情况,建构满足不同需求的运行维度和运行参数,确保管控模型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技术人员在对互动式需求以及电量负荷进行预测的过程中,要针对区域内等级优化项目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智能配电网互动化需求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切实维护电网连接结构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技术运维操作模型的水平,才能进一步创设更加有效的终端管理系统,从而强化电网中网路薄弱项目。

除了要有效落实终端控制系统,也要顺利提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确保信息能得到实时处理,且整体服务项目更加安全和清晰,实现电力安全高效的运行目标,也为电力新需求的实现提供保障。顺应时代的发展诉求,打造智能化电网调度项目,有效推进我国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顺利运行。

2优化配电网补偿方案

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切实有效的配电网补偿方案,以保证相关信息系统和运行维度贴合实际,从而更好地处理无功补偿问题,具体补偿方案分别为全补模式,即全部变压器都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部分补偿模式针对额定功率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进行抵押补偿;在此基础上要加上10kV杆上补偿。对3种不同的补偿方式进行细分,能直观地展示相应问题和运行优势,确保补偿结构贴合智能化改造的具体要求,也能有效提高发展水平和运行阶段,实现整体运维操作模型的最优化。

第一,全补过程,技术人员对农网中的所有配电变压器都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荷运行可以选择最小负荷、一般负荷以及最大负荷运行3种基本运行方式。且技术人员只是需要对不同负荷运行方式进行集中确定,并且保证补偿容量能进行并联操作,并进行有效分组。通过对并联电容器进行利用,提升全部补偿效果。同时,对无功分组的运行补偿方式予以有效利用,从根本上减少无功负荷在10kV线路中流通的实际运行长度和参数结构,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线损程度,确保电压有效升级。

第二,对100kVA以上变压器采取380V侧抵押补偿方式。正是基于农村电网中存在配电变压器分散的问题,且整体运行结构中的额定容量小,在制定相关计划和补偿方案时,需要对经济性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考量。

技术人员不能对每台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都要进行独立安装,从而真正落实有效机制,实现并联电容器。就算是安装,也需要对并联电容器等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且保证不同的负荷运行方式确定的无功容量分组切实有效。在对相关数据和参数进行集中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参数问题和运行层级结构,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落实程度,保证其发挥最大化功效。这一补偿方式经济性较强,能够很好地节约电能,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第三,部分补加杆上补过程,额定功率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加上10kV杆上补偿。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只对额定功率在10OkVA以上的变压器进行380V侧低压补偿,则整体运行结构的实效性并不是十分理想,运行维度和运行框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要说的是,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公用变压器没有进行低压补偿,整体补偿结构受损。借助有效的管控措施能一定程度上导致较大的无功缺口,大量的无功传输会致使配电网网损较高。

结论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农网智能电网的逐步成熟,全景化预警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化的故障处理,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和更好的服务。农村电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13).

[2]刘东.智能配电网的特征及实施基础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6(1).

[3]周滢露,余华兴,贺丽君.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的可行性分析[J].电工技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