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3

某地区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

许方明

(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上海201808)

【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紧急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找出影响因素,有效制定策略,提高应急能力。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存档收集的紧急急救反应数据,包括响铃时间、受理开始时间、受理结束时间、派车时间、收到指令时间、驶向现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以及事件发生月份、季节、产生的急救公里数、所属分站地区、驾驶员在岗年份等资料。结果: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3.65±8.21分钟,与该地区院前急救“十三五规划”急救反应时间指标平均到达12分钟有一定差距,影响因素包括了2分钟出车时间、所属分站区域位置、季节性气候因素、驾驶员职业倦怠感等。结论:急救反应时间关乎患者生命安全,针对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因素,必须制定有效策略,提高人员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强化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急救质量。

【关键词】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245-03

院前急救往往意味着争分夺秒,救护车越快赶到病人身边,患者生的希望就越大[1]。因此,各医疗单位一直通过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2],来提升所在地区的紧急救援能力[3]。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通过对2018年全年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对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平均到达时间12分钟指标,结合兄弟单位的探索方法,查找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4-6],从而为制定有效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继而更好开展急救业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出车数据共计37612例,按照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去除非紧急救援和无效数据共计11717例,筛选出紧急救援有效数据共计24995例,进行统计分析。

(1)纳入标准:包括完整的响铃时间、受理开始时间、受理结束时间、派车时间、收到指令时间、驶向现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的紧急救援时间记录。

(2)排除标准:非紧急任务包括康复出院、普通转院、康复转院、拿担架、医疗保障不在本次研究中。设备故障或人操作失误导致的时间节点或路码记录异常,予以排除。

(3)时间标准:接警时间=受理结束时间—受理开始时间;出车反应时间=驶向现场时间—受理开始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受理开始时间;急救公里数=出站路码—到点路码。

1.2方法

使用WPS2019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初筛、归纳和整理,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13.65±8.21分钟,与检验值12分钟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影响因素

(1)接警时间根据某地区院前急救质控要求,调度员接警时间应在60秒以内,根据计算得出2018年全年平均接警时间为42.53±21.57秒,与检验值60秒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2)出车反应时间根据某地区院前急救质控要求,调度员出车反应时间应在2分钟以内,根据计算得出2018年全年平均出车反应时间为1.82±1.71分钟,与检验值2分钟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出车反应时间与急救反应时间,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1,存在显著相关性。

(3)时间段按照全体各时间段对2018年全年平均急救反应时间进行分析,时间段分为0点到6点组、6点到10点组、10点到16点组、16点到20点组、20点到24点组共计5个时间组别,结果见表。对各组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2018年全天各时间段平均急救反应时间

季节按照各季度对2018年全年平均急救反应时间进行分析,并以季度为组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一季度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4.09±8.83分钟,二季度为13.06±8.16分钟,三季度为13.06±8.16分钟,四季度为13.71±7.74分钟,第一季度明显与其他三个季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余三个季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4)分站以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下属11个分站为单位对2018年全年平均急救反应时间进行分析。对各组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分析得出其中D分站和H分站之间P为0.052>0.05、D分站和G分站之间P为0.18>0.05、G分站和H分站之间P为0.276>0.05、J分站和C分站之间P值为0.053>0.05,表明这些分站之间急救反应时间无显著差异性,其余分站各组间P>0.05,有显著差异性。

(5)驾驶员按照在岗驾驶员入职时间分组,分为入职1到3年组,3到6年组,6到10年组,10年以上组共计四组,观察每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进行分析,入职1到3年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3.41±7.68分钟,入职3到6年组为13.80±8.24分钟,入职6到10年组为14.22±8.27分钟,入职10年以上组为13.23±8.29分钟。对各组进行组间比较,6到10年组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接警时间和出车反应时间

根据某地区院前急救质控要求,调度员应一分钟接警一分钟派车,对于调度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迅速获得呼救地址[7],造成地址不清的困难主要有方言问题、口音问题、手机信号问题等[8]。而在派车时也存在一线人员离岗、人员分散、值班位置不合适等因素,造成出车反应时间延长,从而导致整体急救反应时间延长。

3.2急救公里数和时间段

某地区院前急救属于独立型急救模式,各急救中心以分站为单位开展日常急救工作。按照某地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建设规划,医疗急救中心依托上级部门的支持,于2015年到2018年累计新增三个分站,目前共有1个指挥中心和11分站,2018年的平均急救公里数为4.69±5.51公里,达到急救半径5公里的质控要求。同时各组时间段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显示,在6点到10点及16点到20点两个交通高峰时间段明显用时高于其他时间段,表明了分站分布和交通拥堵情况对反应时间有一定的影响[9-10]。

3.3月份和季节

无论是按月份分析或者是季度分析,都显示寒冬初春前后时节急救反应时间明显长于其他月份或季节,这也与人在寒冷季节活动积极性下降有关,并且南方地区在寒冷季节容易造成路面结冰,也显示了天气状况对反应时间的影响[11]。

3.4分站

以分站为组进行数据分析显示得出,分站所在的位置和区域的人口密度也是造成急救反应时间的因素,反应时间用时较少的分站往往处于人口密度较为稀少、分站位置设置也更为合理的区域,用时最多的J分站和C分站,由于位置略偏或者需要跨区域支援其他分站,造成急救反应时间相应延长。目前各个分站的救护车为定量,有时候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全天动态重新分配救护车部署位置,从而提高响应时间和覆盖性能,是值得探索的新思路[12]。

3.5驾驶员

评估急救反应时间,必须考虑驾驶员对路况熟悉程度和驾驶行为等因素[13],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通过对新招收的驾驶员,要求必须做满一年担架员,并在取得B类驾照后满一年的情况下,由本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进入带教阶段,带教满三个月后经过中心统一的考核后,方能正式上岗,上岗后先在位于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的分站工作,也就造成了入职在1到3年的驾驶员组工作量少、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优于3到6年、6到10年两组。而入职10年以上的驾驶员组,由于其工作经验丰富、对于各种路线熟悉,已然能显著降低急救反应时间[14]。对于急救反应时间用时最长的6到10年组,其原因可能在于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职业倦怠感有关,需要单位及工会组织加强关心和正确引导。

4.结论

评估院前急救服务表现的重要指标就是急救反应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针对性策略,如实战模拟演练、桌面推演等形式强化人员专业能力,明确日常工作的角色分配、有效的业务沟通,布局更合理的分站配置,同时开展积极引导、培训教育、心连心座谈会等形式,提倡文化育人的理念,提升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最大程度减少伤病带来的致残致死率和痛苦,从而最终提高百姓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徐恩利,夏蓓茹.2014-2016年温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27-28.

[2]洪海斌,陈宇明,范木耿,等.基于急诊伤害监测急救体系的建立及临床效果分析[N].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3):57-59.

[3]刘雨佳,陈开红,朱庆生,等.急救社区化管理模式对呼叫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6):1937-1940.

[4]陈璐.持续质量改进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8,24(32):318-319.

[5]崔红云,黄静.时间管理联合环节控制模式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185-187.

[6]杨丽娟,糜庆,鲁玲玲.珠海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43-144.

[7]郭娟.应用品管手法对缩短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52-53.

[8]陈艳艳,苗艳,张亮,等.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质量的管理办法及措施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950-1951.

[9]钟仕锟,刘子锋,张玲玲,等.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1):59-61.

[10]齐腾飞,景军.中国1996-2015年城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0):1446-1468.

[11]SeanShaoWeiLam,FrancisNgocHoangLongNguyen,YihYngNg,etal.FactorsaffectingtheambulanceresponsetimesoftraumaincidentsinSingapore[J].AccidentAnalysis&Prevention,2015,82:27-35.

[12]SeanShaoWeiLam,JiZhang,ZhongChengZhangetal.Dynamicambulancereallocationforthereductionofambulanceresponsetimesusingsystemstatusmanagement[J].TheAmericanJournalofEmergencyMedcine,2015,33(2):159-166.

[13]MainakBandyopadhyay,VarunSingh.Developmentofagentbasedmodelforpredictingemergencyresponsetime[J].PrespectivesinScience,2016,8:138-141.

[14]陈志科.道路、地形熟悉程度对缩短院外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