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卡巴嗪在临床静脉滴注中的合理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达卡巴嗪在临床静脉滴注中的合理使用

黄铁荣

黄铁荣(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配置中心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达卡巴嗪在临床静脉滴注中须注意的问题。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日常观察,从达卡巴嗪的溶媒选择、配制方法、滴注时间、用量次数、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结果达卡巴嗪应选用5%葡萄糖液作溶媒,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15ml溶解后,再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滴;滴注时间为大于30分钟,可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与其他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化疗药合用时要注意减少本品的剂量,联合用药效果更佳。结论正确、合理使用达卡巴嗪,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达卡巴嗪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82-02

达卡巴嗪,或称氮烯咪胺,为嘌呤生物合成的前体,能干扰嘌呤的生物合成,主要作用于G2期,能抑制嘌呤、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影响DNA的合成,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达卡巴嗪为目前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首选推荐药物,据报道,达卡巴嗪还应用于肺鳞癌和未分化癌、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肿瘤疾病的治疗[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我院最近达卡巴嗪的使用情况,发现多例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

1.2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日常观察,从达卡巴嗪的溶媒选择、配制方法、滴注时间、用量次数、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

2结果

2.1溶媒选择达卡巴嗪说明书显示,达卡巴嗪只可与5%葡萄糖溶液配伍,且使用溶媒量均要控制在250-500ml内,除了5%葡萄糖溶液外,从未无提及其他溶媒,因此与其他溶媒配伍时可能存在可变性,所以其他溶媒建议不作考虑。

2.2配制方法在配制达卡巴嗪时,不能使用5%葡萄糖溶液直接溶解稀释,以免产生沉淀。应先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15ml溶解,然后再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中稀释使用。

2.3滴注时间在临床上应用达卡巴嗪静脉滴注时,滴注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滴注时间要控制在30分钟以上,如滴速太快的话,会因药物注入过快可能出现局部或沿回流向血管疼痛,滴注时要防止药物外漏,避免对局部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2.4用量次数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200-400mg/㎡,连续用药为5-10天为一疗程,每隔3-6周重复给药。

2.5不良反应达卡巴嗪是目前治疗黑色素瘤的首选药物,但该药有较强的骨髓抑制作用,再加上肿瘤本身的进展,极易引起患者贫血的发生[2]。据报道[4],静脉脉滴注达卡巴嗪后,患儿自诉腹痛,从平卧位立即改为跪位,双手拽舌,面色发绀,哭闹,心率1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血压120/80mmHg,无呼吸困难,无寒战,体温正常。其发生超敏反应是迄今报道的最严重副反应。此外还有消化道反应以及出现“流感”样症状等。

2.6联合用药达卡巴嗪与其他细胞毒药物如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联合使用时,骨髓抑制作用可能会更加严重,用药剂量故应减少。达卡巴嗪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已应用了近30年,据报道[5],其单药使用有效率为15%-20%,而联合DDP、VCR使用时有效率为30%-40%,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故采用达卡巴嗪进行化疗时不宜单用,应与其他化疗药联合使用。

3讨论

达卡巴嗪与其他细胞毒药物一样,应当在富有细胞毒药物使用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近年来,作为了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使用时已突破了单药使用达卡巴嗪化疗的疗效瓶颈,大多数采用联合用药的化疗方案,改写了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治疗的前景。但使用时要明确骨髓抑制是其最大不良反应,在与其他细胞毒药物合用时,必须严格进行用药剂量的调整,为了减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可在用药前或后给予舒欧亭(托烷司琼)6mg,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吃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饮食。在输液配制方面,由于达卡巴嗪遇光或热易变化,在水中不稳定,输液时尽可能即配即用,并尽量避光。其次要合理选择溶媒,要严格控制溶媒量及滴注时间,在个体化给药方案上,疗程、用量均要符合要求,只有这样,才可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巍峰,等.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骨肿瘤骨病,2010,9(4):294-298.

[2]刘月彩,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达卡巴嗪和顺铂抗小鼠黑色素瘤活性的调节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10(4):298-301.

[3]康恺,等.三种黑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药学进展,2006,30(7):326-329.

[4]王肖茜.达卡巴嗪致过敏反应1例[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1):61.

[5]LeghaSS.Currenttherapyformalignantmelanoma[J].SeminOncol,1989,16,(1,suppl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