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现状与改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现状与改善对策

黄艳

官埠桥镇人民政府安徽铜陵246738

摘要: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整个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掌握准确的人口计划生育数据对科学评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未来正确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则以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人口;计划生育;统计现状;改善对策

1导言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好坏对整个计生工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正确的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然而从目前基层计生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看,各地区因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高低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出现瓶颈。

2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现状

2.1乡镇计划生育现状

从当前我国乡镇计划生育开展情况看,虽然相比以前提升幅度较大,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研究选取某地区2011年计划生育相关调查数据,乡镇查怀孕率较低,具体为2011年上半年应查人数为1996人,已查人数为1365人,怀孕率为68.3%。2011下半年,应查人数为2011人,已查人数为1452人,怀孕率为72.2%。从上述数据得知,乡镇计划生育出现较多控制计划为“怀孕”人口。在调查中也发现长效节育率较低,尤其我国推行知情选择政策后长效节育手术数量一直偏低。除此之外我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不到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乡镇应征社会抚养费为86%,2010为83%,应征社会抚养费偏低,一方面会对我国法律严肃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顺利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舆论。

2.2乡镇基层人口统计现状

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的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很大程度提升当前乡镇基层人口统计水平,但依旧无法缓解乡镇地区基层人口统计瓶颈问题。如乡镇基层统计人员责任心欠缺,业务水平较低及缺乏创新意识等。目前我国乡镇基层人口统计现状整体表现为计生工作经费保障和队伍素质方面等两个方面差距,影响基层人口统计工作开展及我国基层人口统计水平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主导领导负责,以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建立奖励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以村(社区)为依托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当中。

3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存在问题

3.1统计人员任务重、兼职多

计生统计人员呈倒金字塔型,分别从国家、省、市、县、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其中基层街道办和乡镇计生办只有1名统计员并有还身兼他职,如经管统计、计生科技服务等行政工作,导致统计人员无法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到计生统计工作方面,长期以来,往往造成报表迟报、数据质量差及服务不到位等现象。

3.2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且管理制度水平较低

基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弱势性导致很多工作人员不愿从事此工作,导致统计人员服务不稳定,频繁调动。有的统计人员刚参加完培训就被调换,有的统计人员刚熟悉业务就被调换。再加上基层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且直接涉及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通常会造成群众的不理解。此外尽管部分工作人员能力较强,但因岗位的单一性而无法被提拔任用,也是造成统计人员频繁变动的原因之一,使基层统计数据时效性、准确性、逻辑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乡镇报表往往不能及时报送,统计数据不能及时更新补充。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导致信息数据不能真实充分地反映实际情况;管理水平偏低,大部分乡镇未建立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统计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3.3计划生育制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

我国整体网路平台反馈中经常会出现部分乡镇报表制度不健全、不及时及无法更新补充计划生育统计等情况,在处理这些问题中由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及没有及时填写账册表等原因,以至于无法真实反应统计数据和信息真实情况,再加上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同样会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4改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对策

4.1优化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待遇

每个乡镇(街道)的计生办(中心)都要建立有专人管理的档案资料室,计生办(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资源权限进行调整,提高数据资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统计队伍,目的在于满足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需求。必要时采用培训和讲座等方式使乡镇干部重视基层人口与计生统计工作。每年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如果统计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顺利推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通过建立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提高统计人员工作待遇,激发其工作热情。

4.2重视基层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优化各乡镇人口统计队伍,加强基层人口计生统计队伍建设,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应保持计生统计队伍稳定,增加基层计生统计干部编制及通过专职专干提高计生统计工作整体水平。或选拔能适应且有能力适应统计工作人员充实统计岗位。必要时可采用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以此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保证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设计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源管理等方面,因此在加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过程中不能针对统计理论、统计实践进行培训,较易导致统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实践创新,只有理论指导,或空有实践创新而缺乏理论支持作为辅助。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统计人员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同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理解理论。我国统计专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过程中仍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想要提高统计质量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的统计经验,并结合我国计划生育统计实际情况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统计质量。

4.3加强信息核对,创新统计工作

基层计生部门应重视对相关信息的核对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档案室,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各项指标,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根据每月信息变动情况调整统计数据,以此确保统计数据的实效性。利用社会信息化,微机报表代替手工报表,使网上直报在乡镇乃至村级得到开展,对相关统计报表进行简化、合并,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负担;同时在干部任用选拔中,可优先考虑基层计生统计人员,相关人员在各方面都能得到重视,更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基层计生部门用创新统计工作,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此外,要积极联合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人口计生等宣传工作,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为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化,简化和合并相同统计报表,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负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开展有效地控制人口,但在统计中仍然存在统计人员兼职多、任务繁重,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管理制度低下等问题。对此,要在统计过程中积极开展基层培训,优化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待遇,同时加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江梅,张丽芳,林春梅,张幸,张艳春.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卫生人力发展规模及配置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04:378-382.

[2]蒙艺,彭佳林,陈平,李孜.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审思:现状与未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06:406-410.

[3]张砚君.基层人口统计管理的分析再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