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临床路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何国敬

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615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6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1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使其早日痊愈,值得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效果

急性左心衰为临床常见病之一,该病主要指急性左心功能受损,特点以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主,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是其诱发原因[1]。而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在临床护理中,该护理模式的内容为责任护士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对策为纵轴,在固定时间里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2]。为了探讨临床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16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4.64±2.26)岁;按基础疾病分: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快速性房颤,1例张性心脏病,1例扩张性心脏病。同时将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6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4.58±2.18)岁;按基础疾病分: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高血压,4例冠心病,1例快速性房颤,1例张性心脏病,1例扩张性心脏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

予以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具体如下:(1)入院第1d。护士将住院环境、有关检查及住院期间注意事项详细讲解给患者,并给患者介绍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2)入院第2-3d。责任护士帮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令患者呼吸道通畅,且给予患者面罩吸氧,配合医生进行利尿、镇静、扩血管及强心等药物治疗[3]。因为患者病情较危险,存在濒死感,比较容易产生急躁、害怕及恐惧等消极情绪,由此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3)入院第4-8d。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并给患者讲解检查的作用与注意事项,陪同患者接受辅助检查,把疾病的诱因、药物使用方法讲解给患者,协助患者完成预防再次复发的措施。(4)入院第9-10d。护士应给患者讲解病情形成及发展过程讲解给患者,并告诉患者长期规范治疗的作用及预防诱发因素的作用,通过发放小册子、讲座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4]。(5)出院当天。护士应指导及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嘱托患者出院后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增加心肺功能,预防诱发因素,按时前往医院复查。(6)出院后。护士应进行密切的随访,并将左心衰竭急性发作的应对方法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巩固健康宣教内容。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依从性;其中依从性主要应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三个级别。

1.4统计学原理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可大范围增加护士的工作效率,不仅可以让护士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有章可循,同时该护理模式还能够促使患者自动参与到护理中,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临床护理路径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5]。究其原因在于受这两种护理模式的影响,常规护理是一种比较盲目且机械化的护理,护士通常执行医嘱或者医生指示后才对患者进行护理;而临床护理路径则是一种计划性与预见性均很高的护理模式,护士会有计划性及预见性地开展护理工作,并且在护理时,护士根据标准化程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另外患者也可以认识个人护理计划目标,且主动参与到护理中,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进一步保证护理效果。本研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果显示临床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预后,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林.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8(17):46-47.

[2]刘颖.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中国医学装备,2014(2):112-115.

[3]FeinbergB,ScottJ.Clinicalpathwaysforoncology:morerigorneededwhenevaluatingmodels[J].JOncolPract,2012,8(2):130-131.

[4]HydeE,MurphyB.Computerizedclinicalpathways(careplans):pilotingastrategytoenhancequalitypatientcare[J].ClinNurseSpec,2012,26(5):277-282.

[5]张小红,孙立琴.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