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分析

兰霁

兰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1163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心脏B超诊断,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诊断,对两组患者心脏异常状况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出左室肥厚22例(33.8%),其中对称性肥厚9例(占13.8%),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3例(占20.0%);左房增大18例(27.7%),左室增大3例(4.6%);对照组检出左室肥厚10例(22.2%),其中对称性肥厚4例(占8.9%),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6例(占13.3%);左房增大8例(17.8%),左室增大1例(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脏B超诊断比采用心电图诊断敏感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脏病B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94-01

高血压是心血管类常见疾病,是严重影响心血管类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患者长期血压居高不下,左心室负荷加重[1],造成左心室因代偿逐渐肥厚、扩张等症状,因此,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诊断心脏疾病的工具主要以心电图为主,而随着超声显像技术尤其是B超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效提高了腹部脏器检查的准确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取心电图和B超检查,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WHO和国际高血压协会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49-8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6±2.4)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7±2.1)岁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B超进行诊断,患者取侧卧位,专业医师操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3.5MHz,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心脏腔室及室壁厚度进行检测[2];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心电图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对12导联心电图进行常规分析。

1.3诊断标准心脏B超左室肥厚、扩大的诊断标准:①对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诊断均采用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如前后径和舒张期≥12.5mm,收缩期厚度增加率>65%,则为室间隔肥厚;如前后径和舒张期≥13mm,则为左室后壁肥厚。②左室扩大是由于胸骨左缘在左室长轴切面上而引起的,该类患者按照常规测量进行标定于二尖瓣键索水平时,女性左室内径>50mm,男性左室内径>55mm。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医学统计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检出左室肥厚22例(33.8%),其中对称性肥厚9例(占13.8%),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3例(占20.0%);左房增大18例(27.7%),左室增大3例(4.6%);对照组检出左室肥厚10例(22.2%),其中对称性肥厚4例(占8.9%),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6例(占13.3%);左房增大8例(17.8%),左室增大1例(2.2%)。诊断结果表示观察组左室肥厚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会出现心室肥厚和扩大等心脏的代偿病变,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采用B进行诊断的观察组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33.8%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型超声具有无损伤、无痛、可重复性、无放射性等优点,深受医学者和患者的广泛接受。因此,心脏B超可作为心脏病患者临床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3]。

参考文献

[1]王心宇,于丹,王寒梅.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6):56-57.

[2]张丽媛,乔玉红,宁淑范,等.高血压性心脏病90例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9:4691.

[3]崔海玲,白文丽.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意义分析[J].当代医学,2012,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