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患者彩超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乳腺肿块患者彩超诊断分析

张伯雄

大庆市林甸县医院166300

摘要:分析彩超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22例经彩超成像的乳腺肿块结果,分析总结并且和病理所呈现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良性肿块97例(79.5%),恶性肿块25例(20.5%),彩超与病理学检验符合率96.7%(118/122),误诊4例。良性与恶性肿块在阻力指数、血流检出率、二维声像图特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能对乳腺肿块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诊断;临床意义

Abstract:toanalyzethediagnosticvalue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inbreastmasses.Methods122casesofbreastmassesdiagnosedbycolorDopplerultrasoundwererandomlyselectedandanalyzed.Resultsbenigntumorswerefoundin97cases(79.5%),malignantmassesin25cases(20.5%),colorultrasoundandpathologicalexaminationcoincidencerate96.7%(118/122),4casesweremisdiagnosed.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benignandmalignantmassesinresistanceindex,bloodflowdetectionrateand2-dimensionalultrasonographicfeatures(P<0.05).ConclusioncolorDopplerultrasounddiagnosisofbreastmassishigh,canmakeaccuratejudgementonthenatureofbreastmass,andprovideimportantreferencefor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

Keywords:Dopplerultrasound;breastmass;diagnosis;clinicalsignificance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早期诊断乳腺肿块及其良性、恶性的鉴别诊断对其后期治疗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临床中普遍使用超声成像辅助诊断乳腺肿块,其操作方法简便、无损伤、重复性好、无痛、直观[2]。笔者特对12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检出的12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手术或病理学证实。其中,女119例,男3例;年龄20~75岁,平均36.6岁。26例(21.3%)在体检时发现,53例(43.4%)自己触及肿块,35例(28.7%)有乳房胀痛感,8例(6.6%)乳头溢液。

1.2方法选择飞利浦HD-15型的彩色超声成像仪,探头使用宽、高频,频率5~12MHZ。麦迪逊800Live多普勒彩色超声成像仪,高频探头,频探7~10MHz。患者取仰卧位采取直接探查法。充分暴露两侧乳房后,将乳头作为中心点分为四个象限或放射状或1~12点呈横、纵及环状扫查乳腺。对于可疑病变区及乳腺肿块多切面进行反复扫查,并观察乳腺厚度,肿块大小,所处位置,性质,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变化情况,仲块边界,血流及包膜特点。使用探头对肿块进行加压观察其形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肿块的血流速度。使用半定量血流分析法对肿块内部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3]:0级:病灶内无血流;I级:有少量、星点状血流,1条血管;Ⅱ级:中量血流,2~3条血管;Ⅲ级:血流丰富,可见4条以上血管延伸至病灶内或交织成网。观察并记录其血流速度、阻力指灵敏。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参数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有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2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结果证实,良性肿块97例(79.5%),其中纤维腺瘤53例(43.4%),乳腺增生34例(27.9%),炎性肿块10例(8.2%);恶性肿块25例(20.5%),浸润性导管癌13例(10.7%)。髓拌癌6例(4.9%),导管内癌4例(3.3%),浸润性腺癌2例(1.6%),确准率96.7%(118/122),4例被误诊,误诊率3.3%。肿块良、恶性的二维图像特征相较,恶性肿块的形态规则、钙化病灶、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变化情况与良性组结果均有显著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血流参数值集中在0~I级,恶性组集中于Ⅱ~Ⅲ级,两组在血流检出率及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我国,乳腺癌发生率在女性肿瘤排行榜中居于第二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1]。因此,早期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对后期临床治疗有中法意义。本溪研究结果显示,122例病例中21.3%的患者在体验时发现,其平常未表现症状;其中,恶性肿瘤25例(20.5%),构成比超过了1/5;患者平均年龄36.6岁。

我们认为,使用二维超声检查鉴别乳腺肿瘤性质,根据肿块形态、边输送、钙化病灶、后方及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因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较快,且肿瘤组织的生长速度极快,周围组织常产生不规则浸润及反应性增生,使得肿块形态边界模糊、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其后方回声显著衰减。恶性肿瘤对局部的钙磷代谢有显著影响,容易引起组织营养不良且阁下钙盐沉积,但其钙化点较小,呈现为针尖样或者簇状形态分布,而被认定为乳腺恶性肿块的显著特征;良性肿块的钙化灶普遍较大,呈现短状或者弧形钙化。因此,恶性肿块因其边缘粗糙,超声监测明显可见与肿瘤表面垂直的呈放射状的低回声,而良性肿块的边缘常呈规则形且回声均匀。恶性肿块的后方回声常有衰减,良性肿块常常增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块的后方回声有明显衰减,良性肿块的后方回声明显增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良、恶性肿块在回声情况、边缘形状、钙化病灶及后方回声衰减的情况比较,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良性包块患者中,回声不均匀者(53.6%)超过了50%;发现钙化者(2.1%)较少,但是有15.5%的患者都出现后方回声显著衰减情况。

因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种类繁多,肿瘤组织中血管网络丰富,且数目繁多,结构复杂,管壁较薄,新生血管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血管紊乱,血流频谱呈现高速且高阻的状态[6]。因此,另行肿瘤血流多在0~1级,而恶性肿瘤多在Ⅱ~Ⅲ级。本次研究结果中,恶性肿瘤的血流检出率为92.0%,血流参数在Ⅱ~Ⅲ级的检出率为80.8%。恶性肿块平均阻力指数为(0.69±0.06),良性肿块平均阻力指数为(0.37±0.05)。,明显恶性相比良性的平均阻力指数更高。但,由于部分肿块属于癌变前期增殖性结构发生的不良性病变,或是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病变共同存在于同一种乳腺病变之中,二维超声图像往往表现为相互重叠、较差现象,其诊断难度较大。本组中4例超声与病理学诊断不符,2例误诊,其中1例导管癌超声监测为显示朋色血流信号,1例浸润性导管癌显示形态规则,无显著的浸润变化,肿块回声低,其后方回声出现轻度衰减;2例纤维瘤诊断为乳腺癌,其中1例误诊,另1例肿块显示部队则形态,且内部回声不均匀,误诊。

综上所述,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检出率高,经CDFI、RJ测定、二维成像机血流频谱形态可准确区分肿块性质,虽存在少数误诊或漏诊,但其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方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高了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9.

[2]万登敏,向明,韩兴权.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术前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04.

[3]周永昌,郭万学,徐南图,等.超声医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98

[4]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等.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频谱形态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6):44.

[5]刘君,黄红梅,刘吉凤,等.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基础研究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