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域下理性爱国主义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风险社会视域下理性爱国主义探析

王艺霖

王艺霖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产生人为风险的时期,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非理性爱国主义即是现代社会的风险后果之一。我们在继承与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要对爱国主义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树立起理性爱国意识,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关键词:风险社会;爱国主义;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2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奠基作《风险社会》中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人类“文明的火山上”[1],现代化的进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将人类带入了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产生人为风险的时期,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时代”。在多元共存的全球风险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交往更加密切,相互依赖性显著增强,同时,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政治外交纠纷等也时有发生。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我国国内爱国主义情绪逐渐升温,社会大众尤其是以大中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情绪也同样呈一种升温的态势,以盲目排他为特征的狭隘民族主义开始逐渐抬头。对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科学把握爱国主义内涵,将爱国热情升华为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爱国主义与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源于人们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并最终逐渐升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坚决维护祖国利益的坚强信念和行为准则。笼统地说,指的就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对自己祖国的爱和忠诚的表现。列宁对其曾有过一个定义:“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但是“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与时代特征”。[3]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仅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将鲜活的时代精神吸纳进来,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目前,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是爱国主义在现阶段的主要表现。对此,江泽民同志总结道:“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4]

爱国热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世代相承、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热情需要与理性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对国家有利。如果为一种非理性力量所主导,那么盲目的爱国往往会导致误国殃民的严重后果。非理性的爱国主义,常常不恰当地站在个人冲动和激情的错误基础之上,具有偏激、盲目以及浮躁等行为特点。风险社会情境下,交往主体的联系日益具有世界性,突发性、偶然性因素可能会影响全球时代的每一个个体,微小风险亦有可能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演变为巨大的社会风险。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爱国。

理性爱国,顾名思义,其核心就在于“理性”。那么,什么是理性呢?从社会学角度上来讲,理性是一种能够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智能,并能够清晰识别并判断出之所以选择该行为的实际理由。在一般意义上,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理性就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能够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对事情、事因、事果、事理的认知和了解,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推理和判断。“理性”与“爱国”相结合,就是说维护国家的利益要用理性的态度来指引爱国行为,在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要服从国家的根本大局以及长远利益。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5]

二、加强青年理性爱国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首先,理性爱国教育是继承与发展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都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主旋律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作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千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爱国主义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在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过于简单化和明确化,已经不适用于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了。倡导理性爱国教育,并不是对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全盘否定与批判,而是在“爱国”这个共同核心目标上,强调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更好的维护好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是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再者,理性爱国教育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政治观的重要手段。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于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帮助青年们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得他们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区分善恶美丑,不仅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长远发展也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青少年时期,我们朝气蓬勃、富有追求,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对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怀有巨大的好奇与兴趣。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理性认识与社会经验的缺乏,也容易片面偏激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在政治观上,则表现为容易受到他人政治观点的影响,或者采取不正当的偏激的方式宣泄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理性爱国教育,帮助青年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促进他们心智的成熟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理性爱国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其基本内容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平等安定、团结和谐一直以来就人们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古往今来,无数的有志之士都致力于实现这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建设者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而倡导理性爱国,其目的就在于倡导通过恰当的爱国方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理性爱国教育、培养理性的爱国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三、当代爱国主义的理性建构

建构理性的爱国主义,首先就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进行宏观的把握与分析,把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最终内化为全体人民的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持久热情和不懈动力。惟有理智而不去盲从,笃定而不乱冲动,我们才能冷静清醒地对待问题、处理问题;也只有通过理性的渠道,公众才能将弥足珍贵的爱国热情真正转化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国家建设力。

其次,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安东尼·吉登斯就曾指出“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6]当前我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爱国主义趋势,既是现代风险社会所带来挑战,又是一种机遇。非理性爱国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爱国情感的过度表达,如果政府、学校等相关机构能够因时制宜,科学引导,将青年们炽热的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轨道,让爱国热情转化为自身事业发展的不竭追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此外,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加强社会的反思能力。就如吉登斯所认为的,在现代性条件下,培养对风险的主动性参与对构筑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意义重大。我们在认识到非理性爱国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后,更加要对自身、社会还有爱国主义进行反思。我们要认真思考当代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国主义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而不是在非理性化的浪潮中迷失自己。

最后,在加强宣传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发挥传统舆论媒介的作用,还要注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当今社会,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必须利用好其极强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在网络层面开展富有成效的理性爱国主义宣传工作,对网络爱国舆论进行积极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理性爱国主义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大众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

[2]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9.

[3]郑永廷.做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者[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4).

[4]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1990(06).

[5]江泽民.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J].党的文献,1998(01).

[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25.

作者简介:王艺霖(1989—),广西北流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