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王晓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王晓辉

王晓辉王伟伟姜淑芹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266731

摘要:对我院40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70%,胎盘滞留占21.9%。产道损伤占398%,凝血功能障碍占5.7%。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胎次及胎儿体重有关。应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通过产前、产时及产后预防及治疗,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及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现将我院40例产后出血病例原因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住院分娩1400例,发生产后出血40例,占分娩总人数的3.5%。评估产后出血的方法采用称重法。

2.结果与分析

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随出血量的增加,低血压及休克症状愈加明显。出血量500-1000ml的产妇共计30人,休克10人,未休克21人;出血量1000-1500ml的产妇共计3例,休克3人,未休克1人;出血量≥1500ml的产妇计2人,全部休克。4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发生休克15人,未休克25人。

2.1发生产后出血的时间

在发生产后出血的40例患者中,发生于胎儿娩出后2小时着为37人,占总人数的89.98%,胎儿娩出2小时之后发生产后出血3人,占总人数的10.02%。导致40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4种,产后子宫收缩乏力(30例,占总例数的71.34%),胎盘滞留(7例,占总例数18.76%),产道损伤(2例,占总例数6.98%)及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总例数2.92%)。

2.2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

2.2.1分娩方式正常阴道分娩1000例发生产后出血20例,占正常阴道分娩数的3.2%,异常分娩400例,发生产后出血20例,占异常分娩数的4.7%。在产后出血病例中,异常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是正常分娩的2.4倍。

2.2.2胎儿体重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140例,发生产后出血2人,占分娩总人数的3.4%,新生儿体重处于2500g-4000g之间者1100例,发生产后出血30例,占分娩人数的2.4%,新生儿体重大于4000g者160例,产后出血8例,占分娩人数的7.5%,可以看出,巨大儿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远高于分娩低体重儿及正常体重儿的产妇。

3.讨论

3.1产前预防通过系统围产保健,产前积极纠正产妇的全身状况,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一般转诊和紧急转诊,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并做好抢救措施。

3.2产时预防及治疗消除孕妇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正确处理第二、第三产程。在众多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原因。应积极处理恢复子宫收缩功能。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产妇注射10单位缩宫素。其次考虑胎盘滞留因素,如胎儿娩出后胎盘已剥离,应立即取出胎盘。若胎盘粘连,可试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胎盘不全且阴道流血不止,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清宫,以减少出血。除上述两种主要因素外,还应高度警惕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多胎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巨大儿产妇产后出血。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

3.3产后预防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本组病例86.8%患者发生在2小时内。故在产后2小时内,应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工作,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子宫高度、膀胱充盈情况,及早发现产后出血。突然大量出血易引起注意,但少量持续出血或宫腔积血而无阴道流血,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治。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迅速查明原因,根据病因积极治疗止血,正确测量失血量,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全身状况进行补液,补血,减少休克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挽救产妇的生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梁娟,李维敏,王艳萍.1996年至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257.

[3]付少琼,马永春.产后出血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153-154.

[4]朱旭雯,黎平,冯穗华,等.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18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9,30(3):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