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步态的康复训练分析

/ 1

剪刀步态的康复训练分析

杨军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615400

脑性瘫痪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指从孕期到婴幼儿时期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脑损伤,会使儿童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同时会伴有听觉,视觉,智力等功能下降。为了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常对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康复训练,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发现,脑瘫患儿在行走过程中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痉挛肌张力相应增加,行走时会出现剪刀步态,仅有少数患儿肌张力低下也存在剪刀步态,针对脑瘫患儿该种状况,应实施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一、头针康复治疗法:

头针康复治疗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使用热释法对患儿脑部进行定位,针刺两侧运动区域,需要隔天进行一次施针,每次留针时间为4小时,同时使用电治疗仪器,每次通电治疗时间为15分钟,捻针:针以旋转180度为主,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每针灸90次,中间休息15天,针灸30次为一个疗程。

二、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主要将穴位分为三个部分,大椎穴、内关穴为一组,风池穴,足三里穴为一组,哑门穴,肾俞穴为一组,每次对一组穴位同时进行药物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0.5~2ml,隔天再次进行注射,每次治疗后,时间间隔为15天,注射药物为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丹参、麝香注射液,三组穴位交替完成注射。三、静脉给药疗法:

静脉输液治疗主要采用药物为东莨宕碱,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每次经脉滴注剂量为0.005mg,若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逐渐增加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0.03mg,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60天为一个疗程。

四、推拿按摩法:

推拿按摩是中医临床中极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选取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时间为30分钟,90天为一个疗程,主要采用的按摩方法为揉、按、捏等,按摩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耐受力,以耐受力为主,逐渐增加按摩力量,但力量不宜过大,避免对患儿造成损伤。

五、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主要采用Bobath和上田法进行康复训练,上述两种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对异常姿势的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使患儿能够完成正常的运动发育。反射性抑制手法可通过抱球等运动手段,使患儿的全身得到反射性伸展,此运动姿势能够使下肢的肌张力得以缓解,逐渐向外展开过程中能够形成大股角,使下肢的内收异常姿势得以改善。反射性抑制手法主要是使重力伸展,采取对称性座位模式,将躯干处于回旋状态中,尽力伸展并保持平衡的状态,可使下肢保持放松外转的状态,可达到锻炼下肢肌肉的目的。调节骨盆,保持患儿处于后倾状态,体重负荷向身体后移动,对髋关节与躯干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患儿能够体会正确的走路姿势,并能够始终保持立位。每天训练时间大约在0.5-1小时,90天为一个疗程。上田治疗法:肩部、骨盆固定法,应对肩部进行固定,通过对骨盆进行旋转,使患儿的躯干在最大程度上进行回旋内侧,回旋姿势保持3分钟,使躯干过于紧张的肌肉能够处于放松状态,对躯干姿势异常的患儿进行矫正,若上、下肢处于紧张下降状态时,可通过自主运动使整个身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下肢法,应保证整个下肢处于伸展状态,保持时间控制在3分钟,伸展和区屈曲应保持交互运动,运动次数为20次,下肢肌紧张程度降低的情况下,可使关节活动度得以增强,使下肢运动功能得以改善,对下肢异常姿势也能够得到有效矫正。对角线法,对上、下肢可同时完成伸展、屈曲交替运动,使患儿肌肉紧张程度得以改善,通过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使关节活动的区域得以扩大,对异常的姿势和体位进行矫正,每次训练的时间为30分钟,早晚各进行一次训练,90天为一个治疗疗程。

六、频谱照射法:

频谱照射法是临床中极为常用的一种物理手段,主要应用于康复后期,应选择合适的频谱治疗仪,对患儿的下肢进行照射,照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同时可配合局部按摩,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主要是通过频谱照射对下肢的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使肌肉张力得以改善,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七、站立训练:

针对基本能够完成站立的患儿,在完成相关康复训练后,应使用固定支架,帮助患儿完成站立动作,患儿身体可保持直立,双手可完成自由活动,对脚踏板角度进行调节,使足跟能够与脚踏板紧贴,使患儿感受到明显的着地感,每次站立时间应控制5-20分钟,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体质确定,具体训练时间在整个过程中,应由专业的康复医师对患儿进行指导。针对康复训练完成较好的患儿,可由一只手握住踝关节上端一手握住足趾背,尽力下压,在最大限度上使足背处于伸直状态,保持该动作2~3分钟,完成相反动作,向上推足底使足背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弯曲状态,保持2~3分钟后松开,两侧需要交替进行康复训练,该种康复训练手段可使跟腱的韧性逐渐得以增加,训练过程中注意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