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对压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对压力的影响

安春1李春艳2赵宁3马晓亮4刘红军5

安春1李春艳2赵宁3马晓亮4刘红军5

1.沧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北沧州610001;2.沧州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河北沧州610001;3.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河北沧州610001;4.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沧州610001;5.沧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北沧州610001沧州市2014年度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课题(项目编号:141302050)

【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在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对压力中的应用效果,为急症科护士缓解焦虑情绪及应对压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56名急诊科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28名和对照组28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RET进行心理护理.入组时及培训2个月后,对两组护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SAS评分、SCL-90评分和应对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试验组护士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士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试验组护士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而自责、幻想、退避3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显著减轻或消除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还能帮助其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使她们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急诊科护士;焦虑;应对压力【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3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务人员的工作在医疗健康服务中越来越重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工作对象、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原因造成的焦虑、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1-3].复杂性、多专业性、多需求性是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而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更需要护理人员在短期内迅速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同时,护理工作强度大、无规律并且患者和家属心情急躁、不冷静,使得急诊科护理人员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4].有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要比其他科室护士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较高,达30%[5].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认知性心理治疗方法,它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于1995年创立的[6].该理论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减少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7].为缓解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使其在高应激状态下保持积极良好的应对方式,本研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RET)对5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56名急诊科护士,均为女性.入组条件:①入组前未参加过有组织的合理情绪疗法;②同意参加本研究.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其中试验组年龄20~29岁者12名,30~39岁10名,40~49岁6名,对照组分别为为11名、9名、8名;职称情况:试验组护士12名,护师11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对照组分别是13名、11名、3名、1名;文化程度:试验组大专11名,本科17名,对照组依次是10名、18名.两组一般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辅导.护士在工作中感到紧张、焦虑时,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如简单的语言安慰、工作指导等.1.2.2试验组:在常规心理辅导的基础上由专业心理咨询师采用RET进行心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30min.干预时间为2个月,干预共分为4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2.2.1心理诊断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讲解RET的基本原理,并根据ABC理论对急诊科护士涉及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诊断.该理论认为:使人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对事件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B),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C).通过与小组成员交谈,找出她们情绪因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即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即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即B,进行初步分析,指出事件A并不能直接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人们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来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的.此次培训结束时布置作业,要求她们写出近期出现的焦虑等情绪变化以及引起此变化的事件.

1.2.2.2领悟阶段:这一阶段是进一步明确不合理信念,使其领悟到自己问题及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在收集的作业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中的负性事件及引起的情绪变化.如果能认识到现在的情绪状态是由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1.2.2.3修通阶段:本阶段的工作是RET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任务是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认知性家庭作业等技术,帮助急诊科护士在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放弃和改变自己以前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1.2.2.4再教育阶段:最后一次培训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急诊科护士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她们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并能用所学知识应对以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3研究工具:(1)焦虑自评量表(SAS)[8]: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急诊护士的焦虑情况.该量表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症状自评量表(SCL-90)[9]:该量表编制于1975年,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SCL-90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1分=从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相当重,5分=严重.按全国常模,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为筛选阳性.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反之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6[10].(3)应对方式问卷[9]:该量表由肖计划修订,为自评式问卷.该问卷可以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比较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该问卷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10~12个条目组成,共62个条目.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条目19、36、39和42反向计分.将每个条目得分相加即为该分量表的量表分.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之和/分量表条目数.该量表的效度均在0.35以上,信度为0.62~0.72[9].1.4评估方法:入组时及心理辅导2个月后,两组均填写SAS、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根据2次测评结果评价心理辅导的效果.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由调查员统一发放、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护士焦虑状况:两组干预前SAS评分均高于常模均分,显示存在明显焦虑.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士干预前后SAS评分(x±s,n=28)

3讨论3.1合理情绪疗法有利于改善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在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护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更高.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与护理行业有着紧密联系,尤其在节奏快、工作量大的急诊科.本研究采用RET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干预.RET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当护士出现焦虑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时,使其认识到是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影响了情绪和不适当的行为反应,学会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目前的症状,从而改变护士的异常认知、异常情绪,提高其应对策略[11].如再辅以简易的深呼吸放松技术和渐进性的肌肉放松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护士的焦虑症状,达到工作的最佳状态.

3.2合理情绪疗法有利于改善急诊科护士的压力应对方式: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患者护理方面;②工作量及福利待遇方面;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④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压力可以导致个体受到威胁和挑战,甚至改变个人的需求.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可达43.3%,是普通人的2倍.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RET试验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应对方式评分中,试验组护士自责、幻想、逃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而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因此,RET的应用可以改变急诊科护士不合理的认知,使其能够较好地正视压力,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综上所述,对急诊科护士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不仅可以缓解护士的焦虑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压力应对能力,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焦虑,维护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1]余安汇,王维利,洪静芳,等.临床护士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5B):1-4.[2]周美玲,周美齐,汪艳华,等.军队医院ICU聘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生活质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34-335,339.[3]赵丽俊,许冬梅,赵志耘.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焦虑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13-1015.[4]高凯先,占绘华.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6-117.[5]计月红,张铁丽,霍巍.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28):2654-2655.[6]郑小平.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常用技术及使用评价[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536.7]王玉玲,胡雄.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50-51.[8]张萍,刘国伟,陈志芳,等.急诊科护士工作焦虑性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25-227.[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7-131,109-113.[10]刘淑梅.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19-621.[11]赵红,张平.合理情绪疗法在心理亚健康护士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