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王瑾肖琦

(荆州广播电视台,湖北省荆州市434100)

摘要:传统新闻生产方式主要是人力编撰,耗时较长,对新闻的时效性发展不利,但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生产速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内容方面也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多数新闻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进步,移动化、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同时,信息化的新特点也给新闻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本文就移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移动化;智能化;新闻生产;再定义

一、新闻源的再定义

在信息化时代之前,观众看新闻主要是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报纸、期刊等,新闻内容关键在“新”,所以,新闻要具有时效性,一旦在某地区发生某件事,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播出;其次,新闻还要具有真实性,新闻消息必须要真实、可信,通过新闻的真实性,广大群众可以了解发生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事件;最后是广泛性,新闻被生产出之后,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新闻中所述事件。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广泛性特点是新闻生产要把握的关键。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广大群众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新闻内容,且在信息化时代下,新闻内容丰富多彩,如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等,新闻类型、内容的多样性需要满足用户的个性[1]。在当前较为流行的搜狗、百度、360等搜索引擎中,均有着新闻源的存在,用户可以根据喜好,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然后获得想要的内容,实质就是在搜索引擎中寻找目标,此类新闻源具有收录快、转载广、公信力以及权威性等特点。

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完善,时代呈现出移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新闻源已经不在局限于某一搜索引擎,而是广泛分布于各地区的传感器中。据悉,在2017年3月,在移动化、智能化的推动下,百度公司取消了新闻源数据库的继续建设,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时代智能化的发展。

(一)传感器可以为探测未来提供预测性报道的依据

新闻是收录近期发生的具体事件,经过新闻编撰者编写内容之后,再将新闻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方式传递给广大广中,新闻自出现以来,多数情况下仅是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对进行预测性报道。在目前看来,我国多数预测性报道90%以上会出错,如在具有“局座”之称的张召忠,在美国与伊拉克战争中,张召忠将军的预测几乎均出现了错误,与现实情况背道而驰,毕竟事情的发展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在多数情况下,新闻预测均会出错,但也有着较低的正确性,如我国著名学者金灿荣教授在预测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并且该事件已真实发生[2]。随着智能化、移动化的发展,传感器已普遍存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传感器来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能够大幅度提高准确性,实现新闻预测。

(二)传感器使定制化新闻生产成为可能

在信息化技术的冲击下,人民生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摒弃了传统的单一化、形式化特点。每个人均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如大部分男性观众喜欢观看每天的时政新闻,而女性观众则更喜欢娱乐新闻,通过传感器搜集更多的信息,形成了当前大数据,大数据能够详细整理、分析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并将其整理分类,在如今移动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里,新闻媒体机构可以大力重点研发智能化,推出定制新闻,并根据观众爱好的异同来推出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如用户需要定制娱乐新闻,那么新闻媒体机构可以通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运算,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二、新闻写作模式的再定义

媒体机构在获取新闻之后,并不会直接传播新闻,而是要经过加工才能广泛传播。在新闻传播之前,要经过人工编辑,使用文字、图片等来使文章更饱满,更具说服力。要知道,新闻具有时效性特点,但是在过去,新闻事件在发生后,媒体机构接收信息、编撰新闻、并经过多个部门审核完成才能发布,在该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通常从事件发生到新闻发布,需要经历2~3天,背离了新闻的时效性特点[3]。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新闻的写作模式。一旦国内或国外发生影响力较强的时间,新闻媒体在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够通过专业化软件来进行新闻采写、编辑。通过软件编写新闻,有效提高了新闻的编写效率。在如今移动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趋势,使新闻写作模式得到了创新。

三、新闻体验的再定义

自新闻问世以来,给我国人民带来了较大的便利,让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了解到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牵动人民的心弦,有效加强了人民和国家的联系,为我国民族团结提供了重要推力。新闻自问世以来,经历了报纸、电视、手机等,均有一个共同点,需要用户被动的观看,并不能让观众亲身体验,如果能够让用户亲身体验新闻内容中的实际情况,那么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新闻体验,还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而能够真正让用户完成亲身体验的技术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显示技术,当前,VR较为流行,使人们能够在现实空间中,亲身体验到虚拟场景。如果能够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中,那么能够让观众体会到置身于内的感觉,加强用户感官体验,能够提高用户对新闻的兴趣。

四、新闻发布渠道的再定义

传统媒体机构在新闻编撰完成后,会通过电视平台、报纸传播等渠道传播,但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个性化、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不仅涌现了多个现代化媒体平台,还拓展了新闻发布的渠道[4]。目前,用户看新闻的方式并不局限于电视、报纸,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中的软件主动阅读、系统推送等方式来裂解新闻,并且此类软件个性化较强,能够针对用户的喜好来推送相关类型的新闻。

结语: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我国走向了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并未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当前,信息化有着更加多样化的发展,呈现出移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新闻生产中,使新闻生产更加现代化、便捷化,本文从新闻源、写作模式、新闻体验、发布渠道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新闻生产在智能化、移动化趋势下的再定义,希望能够对我国新闻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东.浅析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4):79-80.

[2]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01):26-33.

[3]詹焕焕.数字化时代下的中国新闻创新路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4]马佳军.新华网“VR+新闻”内容运营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瑾(1980.12-),男,湖北省荆州市人,职称:初级编辑,本科学历,美术教育专业,编辑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