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患者的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患者的管理研究

陈艳芳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方法及作用。方法将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4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22例/组。一组采取常规预防控制与管理方案(A组),一组实施个性化预防控制与管理方案(B组)。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A组患者管理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21±1.1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8.11±1.53)mmol/L,空腹一小时和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8.52±4.35)mol/mL、(24.11±11.25)mol/m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2±1.34)%,上述五项指标均优于B组数据(p<0.05)。结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方案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关键词:糖尿病;预防控制;管理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主要因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分泌缺陷引发,长期的代谢紊乱和高血糖状态会累及其他器官及系统功能[2],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为了研究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方法及作用,本文将4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4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是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A组与B组。

A组(n=22)——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2:10;年龄范围(42—88)岁,平均年龄(65.24±10.2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25±4.37)年。

B组(n=22)——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11;年龄范围(43—86)岁,平均年龄(65.39±10.12)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0.54±4.18)年。

A组和B组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A组采取个性化预防控制与管理方案,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饮食干预。合理控制患者食物的总热量,控制患者体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食物的搭配方法,多食用膳食纤维食物,确保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符合标准,降低酒精、糖分、脂肪的摄入量,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进行饮食方案的制定。

第二,心理疏导。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课”将控制饮食的意义告知患者,同时着重讲述暴饮暴食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使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操作。

第三,健康指导。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课”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血糖检测方法详细告知患者,同时讲解临床治疗方案,及时解答患者内心疑问,针对年龄较大者,建议家属一同参与整个宣教过程,提高宣教质量。

第四,药物指导。给予患者药物注射治疗时,合理选择注射部位,正确使用注射仪器和控制药量,告知患者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第五,运动指导。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课”建议其进行适宜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等,控制体重,提高机体免疫力,放松身心,叮嘱患者不得在空腹状态下运动,同时要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量,避免发生低血糖事件。

B组采取常规预防控制与管理方案。进行简单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要减少含糖量、含脂量过高食物的摄入量,尽量不食刺激性食物,强调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状态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指标。同时测量患者管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胰岛素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将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水平[用(±s)表示,t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管理前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经控制管理后,两组均有下降,但A组降低幅度更大,p值小于0.05。详细指标见表1:

管理后,A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一小时胰岛素以及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均较B组患者更低,p值小于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与环境、遗传具有较大的关系,控制难度相对较大,一旦患病,需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综合疗法是临床常用方案[3],效果可观,但在此基础上还需配合有效的管理措施。

常规预防控制和管理方案通过简单的饮食、药物指导,同时告知患者要定期复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4],提高用药依从性,但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个性化预防控制和管理方案包括饮食干预、心理疏导、健康指导、药物指导以及运动指导五项内容,体现了该管理方案的全面性[5],结合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心理特点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的同时,还可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6-7],改善身心,遵医嘱用药,使药物疗效提高,真正体现综合疗法的意义[8],效果较为理想。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4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A组患者接受个性化预防控制和管理方案后,其空腹、餐后两小时状态下的血糖、胰岛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接受常规方案的患者,p值小于0.05。

由此可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方案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值,效果十分可观。

参考文献

[1]袁蕾.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及管理探讨[J].医疗装备,2015,28(5):55-56.

[2]王丽敏.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有效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效果[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9):1187-1190.

[3]田慧.重视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5):353-355.

[4]裴韩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8):2558-2559.

[5]陈妍妍,黄霄,王春梅.个案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J].天津护理,2016,24(4):283-286.

[6]王海英.医院2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138-140.

[7]孙玲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236-237.

[8]王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