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访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护理访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莫金灿冼彩燕

莫金灿冼彩燕(广东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评价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护理访谈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对他们的家属实施护理访谈,采用SCL-90对80例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访谈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比较,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和躯体化7项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者的配偶有4项因子分得分高于患者的子女或父母的得分(P<0.05)。干预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访谈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健康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091-02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在家庭教育及干预方面做了研究,提示家庭成员在精神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5]。家属的知识水平和态度对患者的遵医行为、社会功能恢复及病情的复发有着极强的联系[2.3]。作者于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对80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实施护理访谈干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按量表因子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其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精神三科和精神四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入组标准:①首次发病,符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的家属;②家属与患者一起居住、生活;③家属能与医、护正常交谈沟通。排除标准:①家属有严重躯体疾病;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和依赖;②家属有严重的智能损害及精神衰退。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家属80例,其中患者父母21例;子女23例;配偶3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2±5.9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6例,高中14例。初中18例,小学12例。

1.2方法预先征得入组患者家属同意,对其说明护士访谈的目的与如何配合,由访谈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对他们分阶段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入院访谈在患者入院时,对家属进行第一次访谈。根据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精神分裂症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护理措施、预后等,让患者家属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消除或缓解由此而引起的恐惧、焦虑及抑郁情绪,接受亲人患病的事实,支持患者住院治疗。

1.2.2住院期间访谈访谈护士从患者入院第7天开始给其家属实施住院期间访谈。随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的增加,患者会出现镇静、动作迟缓等不良反应。此时,家属常认为是药物使患者变“愚蠢”、“变傻”,想拒绝患者继续接受治疗。我们抓住这一时机,逢周五组织一次下午的精神病药物专科知识讲座,每次不少于60分钟。主要是向家属讲解药物治疗过程中,随着药量的增加,病人可能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反应会逐渐减少或消失,说服家属积极支持患者接受治疗[7]。

1.2.3出院前访谈访谈护士从患者出院前一周给其家属实施出院前访谈。患者出院后,常会因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不适而停药,此时家属的监督作用至关重要。故此,护士必须重视对家属进行有效访谈。讲解药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管理药物,如何识别及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教会他们如何识别病情复发的先兆症状,及时带病人到医院复诊。利用电话随访耐心解答家属在病人出院后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家属不利于患者康复的认知和行为,指导家属与患者和睦相处,适度关心、支持患者,提高患者家庭生活的主观满意度。

1.3评价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干预前调查在患者入院后3天进行,干预后调查在患者出院前3天或出院当天进行。由访谈护士指导家属在1小时内独立完成量表测评,按量表因子进行分析比较。

2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家属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

2.2干预前患者的父母、子女与配偶SCL—90各项因子分比较,见表2。

表1干预前后80例患者家属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注:与国内常模比较,干预前患者敌对、恐怖和躯体化因子分有差异,p<0.05;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干预前患者的父母、子女与配偶SCL—90各项因子分比较

注:患者配偶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患者子女和父母的得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如果一个家庭有人患有这种病,对其他家庭成员是一个强烈的精神创伤[8]。由于患者家属缺乏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心理压力较大,加上传统观念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9]。表1结果显示,干预前,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和躯体化7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有相对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干预后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无差异,说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护理访谈,能指导他们在正确看待疾病的基础上,勇敢地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面对现实,重建自信心,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病情及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等问题[6]。

3.2本研究发现,患者的配偶在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4项因子分与患者的父母、子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比患者的父母、子女更容易出现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可能的原因是:夫妻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亲密也是最紧密的共同体,配偶间心理相互依存程度较高;夫妻一方患精神分裂症对另一方来说是较重大负性应激事件,尤其是在此之前,对自己配偶的突然发病毫无心理准备。由于缺乏精神卫生知识,他们对家庭的担忧较多;如害怕患者的病治不好,将来失去负担家庭责任的能力,而要自己独自去承担;害怕配偶住院会受到社会歧视,要负担住院费用而有经济压力,担心精神病会遗传给下一代等。在护理访谈中,我们向他们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生、发展的过程,早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目前精神医学发展最新情况等,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教会他们应对负性应激事件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10],使她、他们看到希望,增加信心,培养其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使其以积极主动的行动来帮助和支持患者。

3.3患者家属对疾病的全面认识,积极而持久的求知欲,良好的心态,是他们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消除或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正是通过我们的护理访谈,改善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苏明涛,刘娟娟,张海英,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2):116-118.

[2]程良,李峥.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99.

[3]鲍文卿,王卫敏,裴锦飞,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39-240.

[4]李峥,王志英.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教育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81-484.

[5]何蕊芳,李忠义.家属教育和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3年随访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3):227-229.

[6]袁洁素,任文,单秀云.心理行为干预对16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1(11):2780-2782.

[7]潘友葵,苏宝育,梁卫峰,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认知水平与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23(12):2977-2981.

[8]吴文源.慢性病患者常见的抑郁障碍及其处理[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03,2(3):135.

[9]洪伟,张南平,陈惠玲,等.老年肢体残疾患者抑郁状态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5):391-392.

[10]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