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30例误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老年心力衰竭30例误诊分析

朱坤

朱坤(江苏省沛县中医院内二科2216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误诊原因。方法对30例误诊病例进行误诊分析。结果其中3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有12例,急性胃肠炎5例,支气管哮喘4例,急性脑血管病3例,慢性胃炎2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结论老年心衰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易被误诊。认真做好临床工作,仔细全面分析病情,同时提高对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的认识,合理使用包括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减少误诊。

【关键词】老年人心力衰竭误诊原因分析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是一种恶性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关于它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详细的论述,但在实际工作中误诊误治的情况仍较普遍,尤其是一些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的老年人心衰,误诊误治尤为显著。现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误诊误治资料完整的30例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4.2岁。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心病3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2例。心衰分型为:全心衰7例,左心衰14例,右心衰9例。全部病例均由病史、体格检查、X线胸片和心脏彩超检查确诊。误诊时间3~10天。

1.2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气急16例,其中10例以夜间咳嗽为重;平卧睡眠时出现干咳,高枕后缓解9例;轻度活动出现心悸、气促10例:腹胀、食欲减退8例;倦怠乏力、多汗11例;恶心、呕吐6例;少尿、浮肿4例;头昏、烦燥、情绪紧张、反应迟钝、失眠5例。

2结果

2.1误诊疾病分类

本组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有12例,急性胃肠炎5例,支气管哮喘4例,急性脑血管病3例,慢性胃炎2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

2.2治疗与转归

更正诊断后,本组30例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祛除病因基础之上,给予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必要时给予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3~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达到临床治愈效果。

3讨论

3.1误诊原因分析

3.1.1病史询问不详细,忽视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

老年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及对症状的表达、描述能力下降,致使医生问诊时面对众多复杂交错的症状,理不清头绪。或者症状先入为主,缺乏对相关症状特点的详细追踪询问。心脏的重要体征如心浊音界的叩诊、心脏听诊等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常常轻视查体的医生忽视。

3.2.2老年患者症状、体征均不典型

主要是:①多种病因同时存在,且多数老年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表现为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或湿性啰音,加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而容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②由于老年人日常活动量少及肺血管代偿机制,可以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常表现为乏力、虚弱、不愿行走等症状,但遇到诱因时可出现心力衰竭;③老年心衰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及低心输出量,使脑组织供血和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注意力减退、表情淡漠、焦虑、失眠、昏睡、精神错乱等精神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老年精神病;④有些患者伴有体循环淤血,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因无特异性而误诊或漏诊;⑤由于低心输出量及利尿治疗,使肾脏供血减少,肾功能不全较多见,表现为尿量减少和肾前性氮质血症及血肌酐增高。加之老年人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使得老年心衰不易识别,治疗也更加困难。

所以老年心力衰竭多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脑动脉硬化症、胃肠道疾病以及支气管炎等。

3.2避免误诊的对策

3.2.1认真做好临床工作,仔细全面分析病情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是正确诊断心力衰竭,减少误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老年人由于意识混乱,病史叙述不清,故医生应向其家属仔细询问相关病史,认真查体,详细记录重要症状和体征,全面分析病情,在考虑常见病时也应想到其它合并症。

3.2.2提高对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的认识

老年心力衰竭的症状多不典型,因而在判断老年心力衰竭时不能过分注重于劳力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心率增快为依据。为防止误诊误治,对于老年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警惕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存在:①与体位变化有关的咳嗽、气急;②经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效果不佳的咳嗽、喘息;③不寻常的大汗、烦燥不安、头晕;④轻微活动即感到心慌、气短;⑤夜尿增多,体力下降,体重增加;⑥不明原因的窦性心动过速;⑦随体位变化而变化的肺底湿啰音。出现上述症状体征之一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全身各系统器官在形态与功能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即生理性老化,在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脏贮备功能下降,左室顺应性减退和外周阻力增加等,这些退行性变使老年人易患心力衰竭。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相互配合积极接受检查,早期确定病因,才能降低误诊率,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的死亡。

参考文献

[1]王秀红;相有章;宋术亮;王林;管淑芬;屈福荣;心衰患者心钠素水平与心脏大小及心脏功能关系的研究[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杨兰菊;自我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3]刘朝晖;柳青;廖英坚;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2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4年05期.

[4]顾申红;李天发;张光星;黎海文;β-受体阻滞剂影响冠状动脉介入并发症的观察[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