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彭永剑陈君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彭永剑陈君江

彭永剑陈君江

彭永剑1陈君江2

1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温岭317500)

2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HP转阴情况对比,治疗组也有明显提高转阴率的趋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7-1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胃黏膜发生萎缩性病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在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为主方治疗胃络瘀血型CAG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订的《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1]。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进餐后尤为明显。胃镜下所见:主要是黏膜变薄,色泽灰暗、灰黄或灰绿,血管透见,如伴有上皮化生病变则黏膜增厚、粗糙,呈颗粒或结节僵硬感。

1.1.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胃络瘀血型的相关标准辨证[3]:主症胃胀,有刺痛感,痛处拒按,痛有定处,舌质暗或有瘀点,黑便,面色暗滞,脉弦或细涩。

1.2病例纳入标准:

1.2.1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有明显瘀血征象者;

1.2.2纳入试验前1个月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1.2.3年龄范围20—70周岁;

1.2.4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3.1经病理检查诊断为癌变或疑似癌变者;

1.3.2中医辨证有湿热征象者;

1.3.3伴有肝、肾、心、脑、血液等严重疾病患者;

1.3.4依从性差者。

1.4一般资料:100例均为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均符合中医辨证胃络瘀血型。按照人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4—70岁,平均48.2岁;病程2—22年,平均10.0年;Hp阳性48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5—68岁,平均47.5岁;病程2—20年,平均l0.5年;Hp阳性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三联治疗,即雷贝拉唑胶囊(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30)20mg/次,饭前服用,2次/d;克拉霉素片0.5g,饭后服用,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次,饭后服用,2次/d;疗程10天。维酶素片,5片/次,3次/d,饭后服用,疗程3个月。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疗程为3个月。中医辨证分型:胃络瘀血型:化瘀通络,和胃止痛,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味。炒五灵脂12g,炒蒲黄12g,丹参9g,檀香9g,砂仁9g(后下),白芍30g,甘草6g,延胡索15g。加减:疼痛较剧加莪术10g,石见穿15g,九香虫10g;兼胀痛者加枳实12g,广木香12g;兼神倦乏力加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2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疗程3个月。

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胃镜黏膜形态学,幽门螺旋杆菌试验结果。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示黏膜形态恢复或基本恢复,幽门螺杆菌试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胃镜所见萎缩变浅表、病变面积缩小,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程度减轻2/3;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食欲好,精神好,幽门螺杆菌试验程度阳性改善1/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50131815492.0%*

对照组5081314157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Hp转阴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转阴率

治疗组50481568.8%*

对照组50481960.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Hp感染被认为是引起该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Hp产生的毒素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Hp感染后胃黏膜的萎缩和肠化明显增多。已有报道表明,根除Hp后胃炎的病变可以逆转,根除Hp不仅可以改善胃炎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抑制肠化生的发生。本研究表明,随着Hp阳性率的下降,胃黏膜的病变可获得显著的改善。

该病属于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属阳明,脾属太阴。《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说:“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因此本病的实质乃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瘀血是CAG的病理产物,反之亦可阻于中焦,使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胃肠功能进一步紊乱。另一方面,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行不畅,脏腑失养,脾胃亦可虚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而致病程迁延。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多瘀”之说,脾胃虚损,因虚致瘀是其病理基础[4]。本观察表明,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加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Hp的清除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明显提高转阴率的趋势),改善胃黏膜萎缩的病变状况,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中麟.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77—78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6

[3]李佃贵,史淑红,孟宪鑫,等.从胃络瘀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四川中医,2007,25(6):25-2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研究会.血瘀症与活血化瘀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656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