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

白华

楚雄州元谋县图书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图书馆是各种资源的宝库,人们可以在这里学到想学的东西,不断的提升自己,所以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此文就其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

一、前言

从传统角度来讲,公共图书馆是藏书与读书的地方,涉及到服务的地方也仅与书有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行各业都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读者体验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也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为读者提供更为人性化与多元化的服务。

二、文化权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1文化权利概述

笔者认为文化权利即为人们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也就是获得文化利益的权利。文化利益设计生活的各方面内容,此处所指的文化利益涵盖了实现自我、展现自我、修身养性、接受教育等个体的权利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维持社会关系、维护民族尊严、维护共同利益以及尊重同质和异质遗产及文化等社会利益。

2.2文化权利的意义

从国内外的时间来看,文化权利是人权事业得以保障的重要内容,因此,文化权利的保障和社会权利、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同等重要,重视文化权利的人权制度才是人道的、健全的。同时,文化权利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人具备了基本的文化权利才能保障文化自由和全面发展。

2.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十八大之后我国社会和政府面临的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市场经济发展迈入深水期的新形势和新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如何引导小康社会建设走上更加健康的轨道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和重点。近年来党将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主要任务,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上,因此建设能够覆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囊括全体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3.1服务滞后

部分图书馆的服务存在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方式陈旧等现象,与现代化的公众阅读方式和数字网络的发展不相适应,掌上阅读、电子图书、智能借还等形式逐渐被广大读者接受,纸质书籍在定时定点获取知识的情况下,虽然图书馆依旧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但是,若图书馆一味固守传统的阅读方式,对新的载体和渠道不予采纳,最终会导致大量读者的流失。

3.2."孤岛"现象

在运行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存在较为普遍的"孤岛"现象,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理念相违背。实践证明,图书馆的有效辐射范围在30公里左右,因此,作为单体建筑设施的图书馆,其服务的智能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削弱,使得较远的地区与中心地带相比,获得的服务出现"不均等"的现象。

3.3体制行政化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具有行政化的特点,与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化要求不相适应,对特权色彩和行政色彩的持续强化,在某方面对民间力量具有一定的"排擠"意味。而公共图书馆从本质上来看,是具有公益性的,应当坚持设置的初衷,体现服务的公益性。若民间力量建成的图书馆能够达到相应公益的价值,则应当享有和公共图书馆基本一致的待遇。

3.4设施布局单一

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布局较为单一,与现代化人员跨区域频繁流动、社区化发展、人口在产业集聚地的大规模聚集以及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在城市中单一图书馆的行政化建设,显然与外来人员、新建城区以及大型工业园区人员对公共阅读的需求不相适应,对所在区域的覆盖面积也相对有限。

四、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图书馆事业

4.1.创新服务形式

政府促进民主进程、实现公共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则为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与经济、政治、社会权利一样,公民的文化权利是其参与社会生活的保障和基本权利。相关权利公约中对文化权利的规定中所包含的人权有:①对本人任何的艺术、文化、科学作品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的权利。②享受科技进步和应用带来的权益。③参加文化生活。公共图书馆应当转变服务的形式,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类因素使得其在生活物质条件、发展机遇、权利和利益等方面不具备优势的群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弱势群体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差,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图书馆作为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行延伸,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使得文化成果惠及全民。

4.2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图书馆意识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公民权利意识和图书馆意识的正确引导,使其明确无论对社会贡献如何、才智如何、社会地位如何、社会都具有保障其具备发展所需的知识基本的权利。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应当不断规范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切实维护公民正当的文化权利。

4.3建立并完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从知识信息的角度来看,需要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平等性,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有完善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作为建设的支持,同时,信息资源也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应当摒弃传统的建设方式,从国家整体信息资源的高度惊醒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全体公民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不断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最大化,为和谐社会的构造奠定基础。

4.4保护文化多样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体公民,因此其服务应当考虑到社会不同全体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表达的差异。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文化"趋同"的现象日益明显,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逐渐成为共识。图书馆对地方文化的收集、整理和馆藏是实现对文献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五、图书馆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在专项资金储备、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面向基层和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但是,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理论准备不足的影响,截止到目前为止建设过程依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支持,导致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良莠不齐、高低不一。在涉及到图书馆事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上更是缺乏统筹兼顾、协调一致,这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发展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的建设存在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和人力资源压力。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应该从国家层面着手努力,做好制度研究工作和法律法规建设,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备完善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框架,为其后续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能否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规律成为重中之重,国家要引导各级政府共同探索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综合考虑东、西、中部地区的文化差异,统筹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资源,对于群众文化需要、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体系、公共文化单位的免费开放问题、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要重点研究。

六、结束语

此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文化权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图书馆事业以及图书馆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衍良.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D].山东大学,2013.

[2]刘笑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安排——基于文化权利的视角[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06):6-8.

[3]蒋永福.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0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