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滇池湿地生态治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关于滇池湿地生态治理的探讨

谭俊辉

谭俊辉(靖江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靖江214500)

摘要:湿地的多样性特点不但体现当前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而且体现了湿地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所处的独特的生态位为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群落提供了复杂而完备的特殊生境。文章就湿地生态治理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湿地;生态恢复;滇池

1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指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的过渡性地带。它至少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①至少周期性地生长有适应于此环境的水生植物;①底层主要是能提供厌氧条件的湿土;③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通常所说的沼泽、河滩、湖滩、海滩等都属于湿地。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调节水份循环、维持湿地特有动植物等基本生态功能。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因而兼具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特点。

湿地生态系统一般是由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以及太阳辐射、气候、水文、土壤等环境因子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及生物物种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根据地理分布状况、地形、植被类型、土壤特征等可将其进行分类。根据地理分布及形成特点的不同将湿地划分为滨海湿地、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五种类型。

2滇池湿地破坏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滇池是一个大型浅水天然湖泊,水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具有湿地系统的属性。滇池湿地为湖泊湿地类型,由湖泊及岸边湖滨低地所构成,这类湿地多有芦苇塘湿草甸。湖泊湿地是鱼类和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栖息地,是淡水鱼类的主要生产基地。这类湿地对调节区域小气候、保障农牧渔业生产、提供人类休歇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滇池湖泊湿地有着如此多的功能和价值,但由于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过去更多的人一直将滇池湿地视为荒地,是开发的对象,对它只是索取,缺乏有效的保护,结果导致了滇池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快速消失,湿地环境发生很大改变,灾害频繁,生态退化,威协了滇池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1湿地面积萎缩近几十年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滇池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天然湿地被毁坏,大部份不同程度地被改造为农田。50年代末滇池开始了围湖造田活动,当时只是零星小片的围垦和蚕食一些湖湾、浅滩。70年代则开始了大规模破坏滇池草海沼泽的围湖造田,80年代与90年代滇池外海修建沿岸防浪防洪堤,致使天然湿地被毁。据不完全统计,围湖造田的面积达2180公顷,滇池水面减少了21.8平方公里,对滇池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开垦湿地和改变用途引发一系列生态恶果,近二三十年来滇池水面逐年缩小,湖盆变浅,容积减少,有些水生生物、野生动物栖息繁殖的场所被破坏。与此同时,增加了滇池水体污染的负荷,水质恶化,水体超富营养化,蓝藻大暴发,成了全国闻名的污染严重的湖泊。

2.2环境污染加剧,污染湿地工农业迅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剧增。由于工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渣(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草海及外海,导致了湿地污染。

2.3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开发滇池湿地,树木草甸等植被遭到破坏,由此导致风蚀、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及湿地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威胁生物生存,有的物种甚至绝灭。据调查,滇池中的菹草、狐尾草和苦草群落数量急聚减少,轮藻、海菜花、黑藻、狸藻等都已消匿;有些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如金钱鱼、鲶鱼、乌鳢等已很难捕获,至于小鲤、云南光唇鱼、黑斑条鳅等十多种鱼类,很可能已绝迹。湿地植被破坏,沿岸带(消落区)消失,导致滇池水体物种平衡失调,有的物种绝灭,以致于蓝藻成为单优群落,形成全湖性蓝藻大暴发。沿岸带的消失还导致一些以蓝藻为食的低等动物的种群数量大为减少,比如螺蛳、蚌壳、小虾等,物种平衡被打破,是滇池蓝藻疯长的基本原因之一。

2.4湿地调蓄功能衰减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调蓄水源库,开发湿地导致沼泽大面积减少,湿地调蓄功能明显下降,危害加剧。

2.5湿地景观被破坏,气候发生变化滇池湿地经过漫长发育阶段,形成独特景观。大面积开发,原有景观被打破,致使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大幅度下降,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旱涝灾害频率加大。

3滇池湿地生态恢复滇池地区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加以一度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不断加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使所有的生态系统提供无止境的商品和服务是不切实际的。因而,促进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有关研究和实践事关我们的生存,意义十分重大。

由于多次干扰和破坏,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不连续性、不可逆性和不平衡性,在自然条件下,该生态系统很难甚至不可能回到原先的状态。生态恢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目标是使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回复到有生产价值的和有社会服务的功能和状态,强调的是实际应用,看重的是最终结果。

以前,为保护滇池实施的许多项目,如滇池上游防护林建设、荒山绿化及滇池大型水生植物恢复示范工程等都是生态恢复的实践,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和阶段性成果。如今,人类对湿地有了深刻的认识,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开始行动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现存的湿地,湿地的恢复、经营与管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为了保护滇池,做好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本文就恢复滇池湿地系统的工作,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①沿湖恢复与重建湿地的植被。

部份退田还湖,以及多种人工措施恢复与重建滇池湿地生境,其目的是通过恢复与重建湿地植被,还湖泊的本来自然属性,以便充分发挥滇池湖滨带湿地的功能,深化湖水中的氮、磷。

②做好滇池沿岸带的规划,将恢复湿地与建设”人工经济湿地”结合起来。

滇池沿岸带为滇池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据资料,滇池沿岸带面积为1841.50公顷,土地利用情况为:建筑物约占4.17%;池塘10.54%;水生经济作物1.1%;耕地71.56%;沟渠12.62%。为了做好恢复湿地系统的工作,须规划解决好土地利用中的多目标协调问题。建议规划中,除将一部分土地退田还湖,用于恢复自然湿地系统外,还应调整沿岸带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模式的湿地生态农业,如将一部份耕地改造为农民乐于接受的”人工经济湿地”,即将低洼地改为藕塘、茭瓜塘、芦苇塘(兼养鱼),同时运用氧化塘原理对鱼塘进行合理改造。

③开源节流,发展”节水型”农业。

加强污水排放管理,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功能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用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农业灌溉。这样既解决了污水污染环境问题,又实现了城市污水资源化,缓解淡水资源的不足。采用合理的节水技术、设备,发展”节水型”农业。

④科学改造防浪防洪堤。

按《滇池保护条例》滇池最高水位为1887.4米,最低水位为1885.5米,水位落差为1.9米,目前的防洪防浪堤建在1885.5—1886.0之间,使滇池的自然消落区丧失,导致湿地系统的彻底破坏,为此,应拆除现在的防洪防浪堤,在不能拆除的地段,可将目前的防浪防洪堤改革成石头垫底的泥质斜坡,一头到湖底,一头达到防洪高度。这样不但为恢复湿地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还能防洪、净化水质。

⑤提高对湿地的认识,加大恢复重建湿地系统的投资力度。

在滇池面源污染治理中,应将滇池湿地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作为牵头项目,因为滇池沿岸带的生境恢复后,才能促进底栖带与浮游带的生境恢复,从而恢复整个湖泊生态环境,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蓝藻等污染问题。为此,建议加大恢复重建滇池湿地系统的投资力度。

滇池湖泊湿地是滇池地区一种独特的生境和重要的土地资源。由于长期以来盲目开发和环境演变,湿地面积大大缩小,生态功能减弱,因而,恢复重建滇池湿地,维持滇池湿地整体生态功能,创造良好湿地生态环境,对滇池湿地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滇池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