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3

破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

毛艳

毛艳

[摘要]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培育,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始终未能赶超国内先进地区,难以实现自身的突破,在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居于下游,为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对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制约该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破解对策,研究探索河南省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研究发展瓶颈体育产业河南省

体育产业作为低碳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到2010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占GDP总量比重由2006年的0.46%增加到0.55%,增长20%;产业增加值以年平均22.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到现在,也基本形成了以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产业化进程推进缓慢,无法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河南省的国民经济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0年河南省GDP达到22619亿,位居全国第六,人均GDP为23842元,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00元、6500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国际研究机构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时,国民经济中的消费结构将会发生转型,文化体育消费的比重会迅速提升。不再有温饱后顾之忧的的9487万消费者对文化体育产品的需求,构筑了广阔的体育产业市场,成为推动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无疑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不断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体育产业在河南省的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民的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意识密切相关。随着河南省经济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和更新,本就有着浓厚运动氛围和群众体育基础的河南省体育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群众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体育消费理念进一步形成,用于体育的消费迅速增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逐年增加,到目前已占全省总人口的38%,“十一五”末,全省各级各类体育健身站点已达13000多个,新增体育场地活动面积1500多万平方米,建有4409个体育彩票销售网点,销售体育彩票111.7亿元,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逐步扩大,具有河南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初具规模。虽然整体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但与国内体育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起步晚、基础弱、发展慢,发达省市体育产业占GDP比例接近1%,而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仅占0.4%,且近些年一直未见太大的起色,如何破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制约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3.1高度封闭、行政集权的管理模式

河南省体育事业在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职能仍然高度集中,对体育市场资源的垄断、对无形资产市场和体育彩票市场的垄断等违背了体育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规律。虽然政府投办的健身娱乐产业正在减少,社会、民间资本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没有动摇几十年来体制内的“夺金”体育一家独大的现状,绝大部分项目与人民日常运动严重脱节,且大部分金牌项目培养不出体育明星,大众对体育项目的观看兴趣、参与兴趣的缺失,致使职业体育联赛推进困难,非奥运项目和民间体育发展缓慢,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行政意志已成为制约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2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3.2.1河南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由于地域经济差异而形成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特征明显,比如郑州、洛阳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体育产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同时城市与农村的体育消费两极分化明显。

3.2.2河南省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几乎全是一些投入大又难于普及的体育项目,而在球类、田径、游泳、体操等群众喜爱观看的项目上,河南省尚无强项,虽然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开发相对较早,但是这些项目的竞赛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3.2.3河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还处在以低端服务产品为主题的阶段,像高尔夫、壁球、攀岩等新兴的高档健身时尚运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所占份额很小。另外,经济的不发达导致河南省承接国内外大型体育赛较少,相关的一些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传媒业、体育广告业以及体育旅游业等相对滞后。

3.3体育场馆建设落后、布局及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现有体育场地37192块.平均1.13块/万人,同北京等发达城市平均每万人拥有6.58个体育场地的状况相比,相距甚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体育场馆建设的落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同时场馆分布极不平衡,有些地区过于集中,有些地区尤其在农村覆盖率极低。场馆配套设施不健全,且使用率较低,相当一部分体育场馆没有向社会开

放,收费较高,使大部分老百姓望而却步,用于维护场馆的资金来源单一,修缮不及时,降低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3.4体育消费滞后

河南省是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解决温饱后的居民消费开始逐渐向小康型过渡,但在满足日常基本生活消费后,用于发展和享受体育消费支出的非常有限。据调查,河南省一年中到收费性体育场馆锻炼身体和娱乐的人群去1次的占比例较大,而16到20次的人群所占比例偏小,大多数人用于健身的消费多采用经济、实惠免费或少费的场所,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最低状态。

3.5缺乏体育品牌

目前,河南省无论是体育赛事、体育明星还是体育用品业,都还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品牌。虽然以武术为龙头开展了一些国际比赛,但从赛事规模、关注度、影响力来看,还不具备成为河南名片的能力。继邓亚萍、刘国梁等老一辈的体育明星之后,河南目前没有炙手可热、观众认可度高的体育领军人物,对群众的体育号召力下降。至于体育用品市场,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河南省没有一家知名品牌,多是组织一些来料加工或模仿名牌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几乎不占有市场份额,很难形成规模经济。

3.6体育产业发展欠缺法制保障

目前河南省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缺乏大量专项、细致、严谨的法律法规,使得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法律空白,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破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

4.1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体育产业体制与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和防止对体育市场资源的限制和垄断。”要突破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首先要弱化政府微观介入的功能,增强宏观导向功能,真正实现由集权型向多元化体育管理模式的转变,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应起催化剂的作用,尊重市场的运作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办体育的热情,实行管办分离,把工作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

4.2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打造体育产业链条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是提高体育产业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从目前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体育本体产业的开发初见成效,但是外围产业和中介产业的发展处于最低端,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优化。河南省体育产业要发生质的飞跃,就必须形成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若干个产业同时发展的产业联动局面,依托体育赛事表演,拓展至体育场馆设施和经营、体育媒体业、体育旅游业、休闲体育业、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体育保险业、体育彩票等多项产业,努力打造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体育产业链条。

4.3开发体育资源,树立品牌,引导鼓励消费

4.3.1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河南要发展体育产业,不能盲目地照搬国内先进地区的做法,应当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挖掘自己的产业特色。河南传统体育基础深厚,登封少林寺、温县太极拳,都天下闻名,可以借助少林寺和陈家沟强化武术品牌,建立优势产业,从而带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体育和旅游联姻对开发各类具有体验、刺激、观赏特征的经营性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和休闲体育的发展,刺激人们的体育消费都大有文章可为。

4.3.2塑造河南体育产业的品牌。河南要创出自己的品牌,一方面要科学地分析目前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掌握河南目前居民的消费水平,预测消费趋势,把握各年龄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点,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考虑大众体育消费的价格取向,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努力培育河南省的体育明星,一个明星的成功往往会带动广大的体育爱好者对其从事的体育项目的追崇,影响力不可小视。明星代言的各种体育品牌也往往能够在一夜间家喻户晓,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体育明星支柱,用明星效应,来塑造知名品牌也是一种突破。

4.3.3体育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的决定力量,应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变化,引导和培养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济收入及体育锻炼环境改善的情况下,体育消费群体潜力巨大,目前许多人对体育消费已有初步的认识,花钱买健康观念已初步形成,特别是青少年、老人和女性健身者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主流体育消费者,开发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发展体育产业的一个突破口。

4.4加快体育产业法制化进程

目前,河南省体育法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切实维护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体育赛事的诚信度,避免诸如“足球丑闻”等亵渎体育消费者情感事件的再次发生,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加快河南体育产业的法制化进程,通过体育法规为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4.5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长期以来,河南省体育管理人才紧缺,致使体育市场的运行和管理较为混乱。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完善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采取专业培养、岗位培训、选派留学、招聘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强体育产业理论和学科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培养一支服务于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具备较强攻坚能力的高素质人材队伍。

注:

[1]2011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报告

[2]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3]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河南省普查材料

[4]杨玉珍,舒良友.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探讨[J].商业现代化,2007,(8):246—247.

[5]马宇峰.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0—142.

[6]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IVl].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7]张林,黄海燕,王岩.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

[8]袁文惠,河南省体育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0):223—224

[9]管勇生:河南省体育产业的现状评估与开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9—51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邮编:450009

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240045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