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2003-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及碘缺乏病病情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彭州市2003-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及碘缺乏病病情分析

刘邦英

刘邦英(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11930)

【摘要】目的总结和评价2003年至2011年彭州市碘盐及碘缺乏病监测情况。方法通过分析居民用户盐碘含量监测结果及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调查与尿碘监测情况,确定我市群众缺碘程度及碘缺乏病的分布状况,为长期评估或监测提供一个基线,并为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我市2005年达到了省级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现在无甲状腺病理肿大,居民食用盐合格率为95.50%。结论强化对盐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健康促进工作,让人人都正确使用加碘盐可持续巩固我市取得的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

【关键词】碘缺乏病盐碘尿碘

我市从2003年开始按四川省及成都市疾控中心技术方案,每年进行碘盐及碘缺乏病监测。2005年宣布消除碘缺乏病,并持续开展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为了解碘缺乏病情况,总结和评价2003年至2011年彭州市碘盐及碘缺乏病监测情况,现将2003年至2011年的碘盐及碘缺乏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资料、对象和方法

1.资料来源

根据彭州市2003-2011年各年碘盐监测及碘缺乏病情监测报告、年报表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2.对象:2003-2011年居民用户食用盐及8-10岁学校儿童

3.抽样方法:

(1)每年5月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镇(街道办事处),在中部片区随机抽取1个镇(街道办事处),共抽取9个镇(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被抽中的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被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共抽取288户居民食用盐。

(2)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随机抽取一所中心小学,记录该小学在校学生数,用触诊法检查不少于80名8-10岁(总数不少于400人)学生甲状腺,人数不足时从邻近小学补充。每所小学在检查甲状腺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男女各半),检测尿碘水平,总数100人份。

4.检测方法:

(1)在居民户采集食盐后,即在现场进行半定量检测,随后将盐样送到实验室定量检测,按照GB/T13025.7-1999仲裁法测定盐中碘含量。

(2)尿样采集后,及时送实验室冷藏保存,两周内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尿碘水平。

(3)甲状腺触诊甲状腺触诊按照GB16004-1995地方性甲状腺诊断及分度标准执行。

5.判定标准:

(1)合格碘盐: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符合国家碘含量最新标准(20-50mg/Kg)。

(2)不合格碘盐:加碘食盐中碘含量低于或超出国家碘含量最新标准。

(3)非碘盐:居民食用的碘含量低于5mg/Kg的盐。

(4)合格尿碘:不低于100ug/L。

二、结果

1.碘盐监测结果

碘盐覆盖率由2003年的79.78%提高到2011年的98.60%,碘盐合格率及盐碘中位数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由2003年的78.90%提高到2010年的95.50%。但2006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低,可能与该年碘盐的流通渠道监督有关。我市近六年食盐加碘水平能够满足人群的碘营养需求,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但比起其它地区[1]有待继续提高。2003-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见表1:

表12003-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

2.碘缺乏病情监测结果

2003年至2011年共查尿碘1169份,尿碘中位数由2003年的109ug/L提高到2011年的241.5ug/L,尿碘合格率由2003年的78.30%提高到2011年的92.00%。接受甲状腺肿大率检查的学生共4779名,甲状腺肿大率由2003年的6.58%降低到2011年的0.60%,病理肿大率也逐年下降至零。但2007年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较2006年和2008年均高两个百分点以上,这可能与2006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低有关。2003-2011年碘缺乏病情监测结果见表2。

表22003-2011年碘缺乏病情监测结果

三、讨论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而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造成以影响儿童智力为严重结果的地方病[2]。我市位于川西平原西北边缘,成都市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占49.2%,丘陵占10.9%,平坝占39.9%。境内河流纵横,水源充足。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是我国十大蔬菜基地之一,居民常食用新鲜蔬菜,海产品较少。饮用水现在为井水、泉水及自来水。全彭州市辖乡镇20个,人口80.33万人,是内陆碘缺乏病区,食盐加碘成了我市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策略。

9年监测资料显示,彭州市人群碘营养水平经历了碘缺乏、碘适宜、碘富足三个阶段,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落实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的综合措施十分重要。

随着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的上升,学生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尿碘中位数也处在100-300ug/L的适宜水平。2003年我市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8.90%,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09ug/L,低于全国水平[3];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6.58%,高于全国水平,属于碘缺乏病未消除地区。经过宣传和执法力度的加强,到2005年我市碘缺乏病和碘盐监测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4]。表明我市采取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策略是科学有效的,是彻底解决威胁我市达数千年之久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最佳干预措施。

碘缺乏病是一项涉及全人群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补碘又是长期需要坚持的防治措施,故一旦碘供应不足,已经得到控制的地区,碘缺乏病还会“死灰复燃”。虽然2005年我市已经达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各年的监测结果中仍有极个别非碘盐的存在,主要分布在边远的镇、村。因此,要切实落实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任务,巩固已达到的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保证消除碘缺乏工作的持续性,就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盐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罗艳华,谭亚芹,刘铁军,杨唯,王淑平,胡锐光,薛晓凤,韩淑芬.吉林省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碘盐质量结果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3):173-175.

[2]吕胜敏.河北省全民食盐加碘十周年防治碘缺乏病成果回顾,盐业杂志,2007(01).

[3]2002年中国IDD监测报告卫生部网站2003年2月22日.

[4]川地病组发[2004]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地方病及病害防治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