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

张义全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033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设问。有效设问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主要从当前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结合教学,提出了有效设问的涵义、功能、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设问化学课堂问题情境

一、有效设问的涵义

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哪里没有困难,哪里也就没有问题。”问题触发思维活动去寻求解答,而一旦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或方法并付诸实施,问题即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就是由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引起的,将已有的知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形成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有效设问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学生动脑筋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着眼点在“思”。我认为有效设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研究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有效设问的功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4.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三、有效设问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情境是指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要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在学生努力范围内的情景,旨在使学生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困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化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化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2.利用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化学史的教育,不仅可以学到作为认知活动结果的知识结论,而且可以学到反映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从而学到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方法。

3.设计“阶梯式”题组,创设问题情境。针对难点把相关知识点统一集中,设计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的“阶梯式”问题组。这种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通过有效问题组的设置,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但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升华。

4.提供“两难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从而激化意识中的矛盾,唤醒学习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5.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源于生活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产生问题,并探求答案。

四、传授问的技巧,让学生善于问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问题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要把质疑的方法交给学生,帮助学生达到“会问”、“善问”的境界。

1.因果法。对平时所看到的实验或生活现象,要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比较法。对于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规律、反应式等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发现问题。

3.逆向法。从相反的方向提出疑问,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4.联想法。对于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将它们环环相扣连在一起思考,以便发现问题、揭示规律。

五、有效设问应注意的问题

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收效甚微。知识本身的内涵很广泛,而且相互间联系紧密,如何把握知识的内涵,使设置的问题情境成为有效设问,我认为:

1.问题要有认知价值。

2.问题的设计应有层次性。

3.把握好问题的深度。

4.问题要有情感和动力价值。

总而言之,问题是教与学的心脏,是学习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运用有效设问激活化学课堂教学,使有效设问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创新的学习方式,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来德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5。

[2][美]亨利.莱斯特化学的历史背景.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