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先天性异常的超声诊断

/ 2

肾脏先天性异常的超声诊断

张世凤

张世凤(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医院165201)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457-02

在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中,肾脏先天性异常的种类较多。其中有肾的数目、大小、位置、形态、结构、轴向、肾盂及血管等异常。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肾先天性异常有以下几种。

肾发育不全

【超声表现】

1.患侧肾区或较低位置显示一较小肾脏,多为正常肾脏的1/2。皮质较薄,髓质多显示不清,但仍可见有一定比例的肾窦回声。

2.对侧肾脏代偿性增大,肾实质增厚,肾窦回声增宽,但其形态和内部回声的比值与正常肾相仿。

3.彩色多普勒显示患侧肾内血流信号减少,流速减慢,阻力指数正常或略增大。腱侧肾内血流频谱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超声显示患侧肾轮廓较正常小,对侧肾代偿性增大,若能排除后天性因素导致的肾萎缩后,即可确诊为肾发育不全。发育不全肾脏的大小,取决于胚胎时期生肾组织的发育情况和患肾并发症的多寡与程度。通常多见患肾长径5~7cm,宽3~4cm,厚2~3cm。由于患侧肾可甚小或有异位,对超声检查肾区未见肾脏回声者,可在膀胱高度充盈后,沿双侧输尿管仔细寻找,以免漏掉异位的小肾脏,而误诊为肾缺如。

肾发育不全主要应与后天性肾萎缩鉴别。前者肾回声结构清晰,肾实质与肾窦界限分明,而后者肾包膜回声较强,且粗糙不平,肾皮质回声增强,肾窦回声与肾实质分界欠清楚,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乃至显示不清。

【临床意义】

由于双侧肾发育不全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乃至肾衰竭,患者多在婴幼儿期死亡,故临床主要见于单侧肾发育不全。本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缺乏特征性,依据X线检查难以区分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或后天性肾萎缩。在超声显示患侧肾区的小肾脏时,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声像图特征,对肾发育不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然而,对肾区和其他部位未能显示小肾脏回声者,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而不能盲目提示肾缺如的诊断。

重复肾

【超声表现】

1.肾外形改变纵断面与冠状断面图上,可见肾长径大于正常。中上极肾表面出现一浅的切迹。上极肾因发育较差,超声测值较小,下极肾测值多为正常。

2.肾窦回声改变纵断面显示肾窦分为上、下两组,尤以上极肾窦轮廓明显小于正常。形态欠规则,多可见轻度分离扩张。如果有积水,呈现类圆形无回声区,酷似肾囊肿。同时伴有该输尿管全程轻度扩张积水。下极肾窦相对较大,而类似于正常肾窦结构。上、下两组肾窦互不相连接。

3.肾门部异常肾门部冠状断面图上,变换不同的超声扫查角度,可见上极肾与下极肾的管状结构分别出入肾门,尤其在合并上极肾盂和输尿管扩张积水时,声像图更为清楚。

【诊断与鉴别诊断】

超声诊断重复肾的主要依据是:肾长径增大,其内显示上、下两组分开的肾窦回声,上极肾发育较小,并常伴有轻度肾积水。若显示上、下两个肾门,并均有管道出入,即可作出诊断。如果病人同时有滴淋性尿失禁、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等体征,诊断更为确切。超声诊断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双肾盂畸形即分叉肾盂。为上、下两组肾大盏在肾门外汇合成两个肾盂,然后汇集于l个输尿管,也类似重复肾有2个肾盂,但无重复输尿管。声像图所见也为上、下两组不连续的肾窦回声,但是两组肾窦轮廓大小相仿,肾门部扫查可见两组肾窦汇入1个输尿管,且无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的征象。

2.肾囊肿有时重复输尿管互相交叉,使绕向后方的输尿管近端受压,致上组肾盂积水,呈现无回声区,需与肾囊肿鉴别。重复肾合并肾积水时,无回声区边缘不光滑,形态欠规则,横切面显示与输尿管相连接,呈漏斗状。而肾囊肿为孤立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圆形,且囊壁光滑。两者有较明显区别。

【临床意义】

以往认为,静脉尿路造影是诊断重复肾的最佳方法。然而多数重复肾伴有发育不全或肾功能损害,常因显影不满意或不显影而影响诊断准确率。超声显象能够弥补X线静脉尿路造影的不足。重复肾与重复输尿管具有较为明显的声像图特征,当超声显示两组分开的肾窦回声,明确其与输尿管的关系后,便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融合肾

【超声表现】

1.蹄铁形肾(马蹄肾)显示双侧肾的位置较低,肾长径较小,肾下极或上极靠向脊柱,而另一极离脊柱相对较远。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前方可见连接融合的肾实质回声,其内部回声强度与肾实质回声相同或相似。肾窦回声与肾的轴向一致。

2.S形肾两侧肾位置高低相差悬殊,通常一侧肾高度正常,另一侧位于盆腔。两侧肾连接融合部位的声像图与蹄铁形肾相同。

3.同侧融合肾仅在一侧腹部探及轮廓较大、上下径较长的肾脏,其内部可见2个互相独立的肾窦回声。

融合肾常并发肾积水、结石、囊肿等,呈相应的声像图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不同类型的融合肾均具有其独特的声像图表现:①同侧型融合肾为双肾在同侧上极与下极连接融合;②蹄铁形肾为双肾下极连接融合;③“S”形融合肾为一侧肾下极与另一侧肾上极连接融合;④两侧肾上极和肾下极均连接融合者被称为圆盘肾。融合肾尚存在共同的声像图特征:其一,有各自的两组肾窦回声;其二,有各自的两个肾门和两个输尿管。超声诊断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重复肾重复肾与同侧融合肾均具有两组肾窦。但前者上极肾窦发育较差,对侧有肾脏,而后者两组肾窦轮廓相仿,且对侧无肾脏。

2.腹膜后非均质性肿瘤有时非均质性肿瘤与融合肾的超声表现有相同之处。肿瘤随呼吸无明显上下动度,其大小可有差别,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与融合肾两组清晰的肾窦结构也有明显不同。

3.胃肠道肿瘤声像图表现为“假肾征”,可与融合肾相互混淆。经侧腰部或背部检查显示两肾内结构正常,应考虑胃肠道肿瘤的可能。胃肠道肿瘤的胃壁或肠壁呈不规则增厚,实时观察可见其内有气体或食物残渣回声,随胃肠道蠕动而闪烁和移动,一般不难鉴别。

【临床意义】

虽然超声显像对肾形态复杂畸形的诊断与静脉尿路造影相比缺乏直观性,尤其是在肾功能未受损害的情况下,对肾盂、肾盏、输尿管全段的显示和某些复杂畸形的诊断,均不及静脉尿路造影。但是,超声显像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性,病人易于接受,而且根据融合肾的声像图表现与特征,可对大多数融合肾作出较确切的诊断。若超声显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则具有更为重要的诊断价值。

异位肾

【超声表现】

1.肾区无肾脏回声。可在髂腰部、盆腔或或其他部位显示肾脏回声。

2.异位肾体积多较小。但肾的外形正常或呈椭圆形,包膜不光滑,可有肾分叶现象。

3.肾皮质回声相对略高,肾窦回声比例可相对较小。

4.异位肾并发肾积水或结石者,肾内可见相应的声像图表现。

5.异位肾发育不良时,对侧肾呈代偿性增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区无肾脏回声,在腹盆部或其他部位显示肾脏回声,且不能还纳到正常位置,便可诊断为异位肾。超声诊断异位肾时,应注意与肾脏其他畸形或类似于异位肾的其他脏器肿块,如游走肾、肾下垂、肾发育不全、孤立肾等进行鉴别。

【临床意义】

异位肾绝大多数位于盆腔或腹腔,因此临床上容易误认为结肠肿瘤、肠系膜肿瘤等。超声显像对异位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简便易行,诊断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少见的胸内肾或发育甚小的移位肾,超声不易显示。但对肾功能受损的异位肾,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而难以明确诊断者,超声显像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分叶肾

【超声表现】

肾叶向肾表面隆起时,声像图所见肾表面不光滑,可见有1或多个隆起,并可显示明显的肾叶切迹。此时的肾实质回声均匀。肾窦回声正常或可见肾窦向隆起部位的肾实质区轻度延伸。CDFI显示肾内各分支血管走行正常。横断面检查肾叶切迹变浅或消失。肾实质回声均匀。

【诊断与鉴别诊断】

声像图显示肾表面不光滑,可见单个或多个切迹,隆起部位可有肾窦组织轻度延伸,而肾实质回声均匀,为典型分叶肾的声像图特征。若CDFI显示肾内血管走行可延伸至隆起部位深包膜的下方,且无血管绕行征象,诊断更为确切。对于声像图表现不典型、难以确定诊断者,可随访复查或建议行其他影像学检查。

对于有偶发镜下或肉眼血尿者,若缺乏对分叶肾声像图表现的认识,会被误诊为肾实质的小肿瘤。但肿瘤显示为与肾实质有分界的球形回声,有膨胀感,肾实质被挤压,呈占位特征,而肾叶畸形与其不同。横断面时,肾叶切迹变浅或消失,肾实质回声均匀,据此可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较大帮助。

【临床意义】

鉴于超声显像可清楚显示肾脏的表面轮廓和肾内结构,因此对分叶肾有很高的鉴别能力。尤其是对CT或其他检查显示为肾表面局部隆起,或拟诊为肾内占位性病变者,二维超声结合CDFl观察肾内血管的走行情况,能对其进行较准确地诊断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