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3

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

胡春燕

四川省射洪县太乙中心卫生院629211

【摘要】目的:研究对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统计对象选为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纳入以及分析的568例血液样本,回顾性分析568例血液样本所有临床数据,研究影响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且提出合理改进措施。结果:对本院研究统计的568例血液样本进行分析质量不合格血液检验样本发生率为6.69%,不合理采集标本占据26.31%、检验样本时存在的问题占据28.94%、不科学的送检标本占据23.68%、患者自身因素占据21.05%。结论:不科学的送检标本、患者自身因素、检验样本时存在的问题、不合理采集标本等是对血液样本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相关因素,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血液检验;正确性;影响因素;处理对策

Factorsaffectingthecorrectnessofbloodtestresult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edfactorsthataffectthecorrectnessofbloodtestresults.Methods:Thestudypopulationwasselectedasthe568bloodsamplesincludedandanalyzed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5toSeptember2017.Theclinicaldataof568bloodsample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ostudytherelevantfactorsthataffectthetestresults.Putforwardreasonableimprovementmeasures.Results:Thedataof568bloodsamplesfromourhospitalwereanalyzed.Theincidenceofunqualifiedbloodtestsampleswas6.69%,unreasonablesamplesaccountedfor26.31%,thetestsamplesaccountedfor28.94%,unscientifictestsamplesOccupy23.68%,patientsownfactoroccupy21.05%.Conclusion:Theunscientifictestsamples,thepatient'sownfactors,testsamplesofexistingproblems,unreasonablecollectionofsamplesisthebloodsampletestresultsaffecttherelevantfactors,takereasonablemeasurestodealwith.

【Keywords】Bloodtest;Correctness;Influencingfactors;Treatmentmeasures

血液检验实际上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正确且可靠的分析结果,确保医生正确诊断与分析患者的情况[1],为其制定有效、合理以及科学的方案。患者是否能够进行成功救治与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存在一定关系,所以,检验血液中应该严格控制样本检验情况,将影响因素降低,确保质量不合格标本显著减少,对于保证检验正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纳入以及分析的568例血液样本的诊断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纳入以及分析的568例血液样本所有资料信息,其中女性患者例数为268例,男性患者例数为300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45.21±4.21)岁。

1.2方法

选取Sysmex公司研发的Sysmex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ThromboreS凝血酶试剂盒以及质控血浆,检查之前对所有设备进行校正,确保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随后对工作环境进行调整,促使处于可控以及稳定的室内质控环境下。

1.2.1不合理采集标本以及处理对策

在采集标本中经常发生不合理现象,如不合理采集位置、不合理采集时机,患者进食后会改变血液内部分化学成分,对血液检查结果正确性造成影响,但是超过24小时进行过度空腹,也会对血液检查结果正确性造成异常影响[2]。此外不少患者需要进行输液干预,为了降低患者血液采集的痛苦,不少护理人员选择输液同侧肢体或者输液通路来对血液进行采集,继而导致血液采集中存在药物成分,对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临床采集样本中一般都是选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除去急诊或者特殊检验。采集中需要合理控制患者空腹时间,防止过度空腹时导致发生异常结果,此外也需要对采集血液位置进行合理选择,防止影响采集结果。

1.2.2检验样本中发生的问题以及处理对策

检验样本中主要发生不合理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以及检验人员的不合理操作等问题,检验人员如果过度添加抗凝剂,极有可能促使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崩解、中性粒细胞肿胀以及分叶消失,进而促使增加血小板以及红细胞的数量,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但是检验人员若不能足够添加抗凝剂,极有可能发生微血块的问题,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检验样本中也可能发生稀释血液标本、不合理保存样本促使改变血液含量,例如溶血反应等,以上问题都可能对检验正确性造成影响,研究显示,是因检验人员不规范操作、不足够精湛的技能以及不强的责任意识等引发的以上问题,所以,需要提升临床检验人员知识技能以及技术水平,医院定期组织培训检验室人员,将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树立,总结检验中的不足与缺陷,检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水平,确保对仪器设备操作进行熟练掌握,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医院对检验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化知识考核工作,确保检验人员可将自身水平以及专业化素质不断提升。此外医院聘请专家对检验的现状与问题开展讲座指导,提升科室检验人员热情以及积极性,促使检验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与认真的进行工作。检验人员日常检验中需要详细记录检验设备的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检验科室需要配置位置设备的专门人员,定期检查设备仪器,将设备故障及时排除[3]。设备维护中需要依据每台设备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维护方案,不可采取主观经验主义,需要依据操作步骤进行严格执行,定期维修以及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检验时候可正常运行。在同时医院也应该将等级制度完善,建立完善的设备登记簿,详细记录检验设备维修情况、使用情况、维修情况以及故障情况。检验人员也需要对设备实际相互匹配情况进行掌握,临床检验中保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检验设备以及试剂的匹配程度。检验中通过设备情况予以具体分析,国产设备应与国产试剂进行匹配,进口检验设备与进口试剂进行匹配,确保试剂与检验设备可以进行高度匹配。如果检验中发生试剂匹配不足的现象,此时检验人员需要依据有关配置方法对试剂以及设备进行合理调整。在匹配试剂中,检验人员需要存在的责任意识比较高,对规范操作步骤进行严格执行,防止因匹配试剂中问题降低检验准确性[4]。

1.2.3不科学标本送检过程以及处理对策

不科学标本送检过程有不适合的保存温度、血液采集不能及时进行送检等内容。采集血液标本之后不能及时进行送检,血细胞可能因升华、蒸发、代谢等活动,以及化学反应、降解微生物等改变细胞计数情况。保存血液标本时候不适合温度会对检验结果造成极大影响,一般存在越低的保存血液标本温度,就存在越长的保存时间,但是贮存温度不可过低,避免将血液冷冻,所以,保存血液样本中温度不可<4℃,过低会降低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所以采集完血液样本之后需要及时进行送检,如果不能将样本及时送检,需要保存于室温中,且需要在2小时之内对样本进行检验[5]。

1.2.4患者自身原因以及处理对策

采集血液样本之前患者进行输液、饮酒、生理变化以及进行药物治疗。饮酒之后患者体内血浆中存在乳酸、乙酸盐、乙醛、尿酸盐等成分,进而影响检验结果;输液时患者体内血液中含有一定药液成分[6],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告知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前不能进行饮酒,如果因病情患者需要输液,需要在输液之后1`2小时才能够采集血液样本。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病情或者低血钾症状,此时需要检测患者血钾水平,基本上都是在进食之后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如果患者不是急诊,采集血液标本前需要对药物进行停止使用,避免影响检验结果;此外采集血液标本之前需要对其生理变化进行合理控制,对饮食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剧烈运动,在稳定各项生理指标之后采集血液样本[7]。

结果

对本院研究统计的568例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其中质量不合格血液检验样本例数为38例,发生率为6.69%,研究显示,包括以下血液检验结果不正确相关影响因素,不合理采集标本例数为10例,占据26.31%;检验样本时存在的问题例数为11例,占据28.94%;不科学的送检标本过程例数为9例,占据23.68%;患者自身因素例数为8例,占据21.05%。

2讨论

血液属于不透明红色液体,是一种结缔组织,主要包括血细胞以及血浆,此外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氧量的情况会对血液颜色深浅度与粘稠度造成影响,如含有比较多血红蛋白含氧量的时候,血液表现为鲜红色,属于动脉血液;含有较少血红蛋白含氧量时,血液属于静脉血液。检验中暗红色血液是最合理的检验样本,所以检验中基本上都应用静脉血进行检查。医院具有救人治病的责任,为了提升用血的整体安全,需要检验部门对所有检验项目进行认真处理,确保安全用血。所以,医院应该对自身检验水平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对影响需检验结果因素进行掌握,以便于提升检验准确性[6]。

本次统计研究显示,质量不合格血液检验样本发生率为6.69%,不合理采集标本占据26.31%、检验样本时存在的问题占据28.94%、不科学的送检标本占据23.68%、患者自身因素占据21.05%。证实,检验人员对样本采集之前需要对患者饮食、运动、身体情况进行仔细了解,如果是女性患者,需对月经期进行询问,若出现以上现象,需要择期进行检验。此外,医院需要形成检验的良好环境,对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防止仪器发生损耗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检验中患者采集血液样本以及患者自身状况也会对检验血液样本准确性造成影响,若采集样本以前患者进食或者剧烈运动,检验血液样本时会存在质量问题,过大离心力或者血液容器不干净都会引发血液样本凝血或者溶血,进而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此外,如果不能合理存储血液样本,也会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随着不断增加储存时间,红细胞内某些物质慢慢进入到细胞外部,进而导致形成溶血现象,对结果造成影响。

综合以上结论,在采集血液样本中需要对不合理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晓东.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1):114-114.

[2]解晨婧.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51-3252.

[3]文波.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236.

[4]刘景泉.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6):1172-1172.

[5]李东.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33-34.

[6]吕子靖.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5,3(2):35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