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依伦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在临床上,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研究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案实施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例数、心律失常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在护理后,其心律失常例数、心律失常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小于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当中,患者心律失常率降低、心律失常例数及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效果良好,在临床护理方面,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失常;临床效果

前言

在内科临床方面,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急性心肌梗死[1]。在心血管方面存在疾病的患者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则为急性心肌梗死。目前,我国在临床上针对此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溶栓治疗,随着此项治疗方式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与此同时,此项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心率失常。心律失常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

在本文中,对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研究,根据“数字表法”方式随机分组,一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再联合循证护理,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在下文展示;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患者合计例数为200例,时间为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

按照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

对照组(男女性别区分比例为65;35)--年龄区分,最高值为72岁,最低值为45岁,平均值为(50.44±9.62)岁。

观察组(男女性别区分比例为37;63)--年龄区分,最高值为70岁,最低值为43岁,平均值(50.12±9.32)岁。

以上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年龄及性别区分资料对比无差异,P大于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方案: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患者吸氧,做到心电方面的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

1.2.2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方案

[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增加循证护理模式[3],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观察患者出现的全身症状,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完之后,根据结果,及时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可行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文献当中带着问题进行查询[4],与此同时,需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经验,对病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方面,必须做到严密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情况,尽量做到有专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加大巡视力度,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同时记录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意识及面色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抢救。应备用好抢救仪器和抢救药品,发挥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有效进行对患者的治疗。

第三方面,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知识,对治疗及康复知识进行普及,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若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预防患者不良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5],引起、加重患者心率失常。

1.3观察指标

(1)记录平均住院时间,包括——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

(2)统计心律失常率,包括——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

(3)测量心律失常例数,包括——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

1.4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1.3观察指标”部分的两组患者指标结果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测算,其中“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实施检验方式为:T检验;采取“%”的方式表达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率的结果,实施检验方式为:卡方值检验。P<0.05时,以上结果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7.23±1.03)、心律失常率(12.00%)、心律失常例数(12)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

3讨论

根据相关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的致死率很高,死亡率高达50.00%[5],患者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供血完全中断,使患者心肌产生急性缺血,导致患者心肌坏死、心律失常。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不明显,不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同时常规护理具有主观性和盲目性[6]。而循证护理模式更规范、科学,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7],循证护理将理论与患者需求、临床经验相结合,获取临床上的实证,根据临床上观察后得出的结果,及时提出需解决的问题,促进了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与护理知识的相结合[8],在护理质量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做到有证可循、具有客观性、有据可依,效果良好。

在本文中,旨在用过研究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护理上的效果[9],患者在常规护理下联合循证护理的模式下,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7.23±1.03)、心律失常率(12.00%)、心律失常例数(12)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当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心律失常例数及心律失常率等指标改善良好,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医院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泽芳.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294.

[2]王明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99-200.

[3]张文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1):239-240.

[4]苏艳.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195-196.

[5]王秀凤,吕美玲.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84-285.

[6]吴惠.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79,82.

[7]樊佳妮.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26):247.